“这么伟大的京剧艺术需要55年、70年、100年走进人们的心里,因此所有事物都要等它慢慢成长,包括我们每一个人……”在瑜音社内,京剧名家王珮瑜老师向同学们娓娓道来。近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美蕴人生”美育公开课第十一课迎来一场国粹盛宴。三十余名学子踏足沪上知名京剧艺术空间——瑜音社,开启了一段沉浸式京剧探索之旅。
作为余派老生、国家一级演员及上海市非遗传承人,王珮瑜的演唱古朴隽永,扮相俊秀儒雅,唱念做表皆具大家风范。这堂课从瑜音社一楼的京剧小博物馆开始,精美绝伦的戏服行头、栩栩如生的道具与古朴的传统乐器静静陈列,仿佛一部立体的京剧史书。同学们不仅驻足观赏,更在讲解老师指导下亲手击响铙钹、敲响小锣。当清亮的锣声在展厅中回荡,传统艺术瞬间“活”了起来,化为一次真切可感的互动与对话,引发现场同学们的阵阵赞叹。这不只是参观,更是“预热”。当大家带着对京剧的好奇与期待步入主课堂时,主讲人王珮瑜老师已等候在此,一场关于京剧之美的深度解码正式开启。
王珮瑜首先为同学们揭开了京剧的历史面纱,阐释其并非北京“土生土长”,而是融汇了多方戏曲精华而成的“国粹”。她通过现场演绎《击鼓骂曹》《乌盆记》等经典唱段,生动解析了京剧唱腔与节奏如何服务于情感表达。她亲自示范“手眼身法步”在舞台上的传神运用,以精妙的身段和极具表现力的眼神,赢得现场掌声连连。她总结道:“京剧是一门‘以歌舞演故事’的综合性艺术,其终极魅力超越情节本身,在于那高度凝练的形式之美与深远的意境,引导观众在含蓄的审美中洞见艺术本质。”在王珮瑜深入浅出的讲解与互动中,青年一代得以亲身解码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与美学密码,感受其跨越时空的永恒生命力。
互动环节,王珮瑜还邀请同学们上台互动体验京剧“上马”“云手”等经典动作。同学们跃跃欲试,在她的悉心指导下,一招一式学得有模有样,现场欢笑声与掌声此起彼伏。“当老师将马鞭递到我手中时,那份沉甸甸的质感一下子把我拽入了京剧的戏中。”来自国际商务外语学院的顾鹏源感慨道,“她细致地指导我们,如何执鞭、如何借力、如何配合眼神与步伐。从执鞭扬腕,到抬腿转身,再到稳稳‘落座’,每一个分解动作都蕴含着力量与美感。手执马鞭,不仅仅是模仿,而是真正地在体验——仿佛眼前真有一匹骏马,正等着我扬鞭启程。”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本次美育公开课的学生中近一半是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当多元文化在京剧艺术中交汇,传统京剧艺术便化身一条无形的文化纽带。来自国际中文教育学院的俄罗斯留学生基拉曾经观看过京剧《白蛇传》,她激动地分享道:“以前觉得京剧慢,今天才发现它的节奏感超强,一个眼神、一个亮相都超有戏!”京剧以其超越语言的独特魅力,将大家紧密相连。国际商务外语学院的李盛楠也感叹道:“当听到外国留学生也能从这堂课中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时,我更感到自豪。京剧就像一座桥梁,让本不了解它的人跨越了认知的鸿沟,走进了中国文化的深邃世界。”这不仅是一堂京剧艺术课,更是一场生动的文明对话,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心灵,在中华传统美学的意境中,找到了共通的感动与共鸣。
据悉,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利用上海丰富的公共文化资源开设“美蕴人生”美育公开课,搭建平台带领学生走进艺术场馆,通过现场沉浸式学习欣赏,打造行走的美育课堂,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