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载弦歌不辍,新征程芳华待灼。11月15日,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建校40周年大会在嘉定校区文体中心举行!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赵震,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会长高德毅,学校举办者单位上海中华职教社常务副主任、市政府参事胡卫,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汪剑明,民建上海市委秘书长徐红,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基层工作部副部长石荣,上海海外联谊会代表,嘉定区教育局局长管文洁,上海市教委职教处副处长马骏、民办处副处长黄蕾,上海市嘉定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丁佳,上海市民办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志伟,上海市教育评估协会秘书长刘妍,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科长谢明昊以及相关单位的领导和嘉宾,学校理事会理事,学校老领导,职业教育界知名专家,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以及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等本市30余所兄弟院校的领导和同行,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金智达集团、上海嘉捷通电路科技有限公司、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40余家合作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部门负责人和技术专家,相关行业的劳模和工匠,学校校友和师生代表出席了今天的论坛和大会。
建校40周年之际,多所兄弟院校、合作企业伙伴及外方嘉宾发来的视频致辞与贺信贺电,纷纷向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建校40周年致以热烈祝贺。各方在致贺之余,均表达了对过往合作成果的肯定,更传递出深化现有合作、拓展全新合作领域的积极意向,期待与学校携手共进、共谋发展。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建校40周年大会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叶银忠主持大会
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幕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理事长、政府督导专员金伟国致欢迎辞
金伟国在致辞中,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行业企业、广大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诚挚谢意,系统分享了学校在办学治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实践成果与未来蓝图。
他指出,数十载栉风沐雨,学校在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市委统战部、市教育两委、市民办教育综合党委的鼎力支撑下,经各举办者单位、历届理事会与党政班子的同心耕耘,一步一个脚印筑牢根基,铸就了上海民办教育领域的鲜明品牌与坚实地位,这份发展荣光凝结着全体工商人的感恩与敬意。
他表示,学校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各举办者单位的持续赋能、历代办学人的无私奉献,更离不开一代代工商人、新侨人的坚守奋斗。上级党委、政府的悉心指导、社会各界的信任支持,是学校开拓进取的“动力源”;四十年积淀的坚实办学底蕴,是学校行稳致远的“压舱石”;全体教职员工秉持教育家精神、忠诚履职担当,更是学校再创辉煌的“主力军”。面向未来,全校将凝心聚力、锐意进取,落实国家《教育强国建设纲要(2024-2035年)》、上海市《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的三年行动计划》和《上海高等教育重服务强贡献计划》,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续写崭新篇章!
金智达集团总裁、外冈商会会长张文女士代表学校合作企业致辞
张文总裁立足产教融合与产业升级的时代坐标,提出“以产业需求育人才,以人才创新促产业”的核心合作理念。她强调,校企需同频共振、聚力赋能,将育人链条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实现“入校即筑基、毕业即成才”的高效成果转化,合力打造校企协同、知行合一的产教融合新标杆。这一举措不仅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升级注入强劲人才动能,更以实践探索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贡献示范力量,彰显了学校与合作企业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地方发展的共同使命与责任担当。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校长张峥嵘代表兄弟院校致辞
张峥嵘在致辞中,代表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及兄弟院校向学校建校40周年致贺,向职教同仁致敬,肯定学校办学历程始终与国家职教发展、上海建设同向,为区域培育大量高技能人才,高度评价学校办学优势:办学格局优、专业特色明、育人成效好、国际视野广。他提及两校情谊深厚,期待双方深化合作、共助教育强国建设,坚信学校必将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
上海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咨询专家、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会长高德毅致辞
高德毅在致辞中,代表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向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建校40周年致以热烈祝贺,向历代教育工作者及关心支持民办职教的各界人士表示诚挚感谢与崇高敬意。他肯定学校作为上海民办职教的先行者,40年来坚守公益办学初心,深耕特色专业建设、培养全面发展、技能专长,体现“四有”特质的高技能人才,是上海民办职教发展的生动缩影。结合新时代要求,他希望,学校坚守教育初心筑牢办学根基,聚焦特色发展实现质量转型,深化产教融合激活发展动能,勇担行业使命做好示范引领,同时表示协会将持续支持学校改革发展,期待学校以40周年为新起点,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再创佳绩。
嘉定区人社局副局长丁佳、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科长谢明昊和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李向明共同为上海新侨新型技师学院揭牌
上海则成航空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纪坤华,比亚迪集团华东地区人事经理曹明吉,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中美,党委副书记孙洁共同为低空经济产业学院、比亚迪校企合作产业学院揭牌
此次集中揭牌是学校深化产教融合、对接产业需求培育高质量技能人才的重要实践,将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常务副校长王中强作为上海嘉定区产教联合体理事长与产业园区企业代表签署深化产教融合合作协议
签约现场,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常务副校长王中强作为上海嘉定区产教联合体理事长分别与中电科数字经济港总经理卜嘉卿、上海(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副总经理顾靓艳、上海复华高新技术园区总经理朱彦龙、上海国际汽车城零部件配套工业园区总经理俞林、上海杏谷国际健康产业园总经理莫玮、上海外冈工业园总经理张理就深化产教融合签署合作协议。上海市教委职教处副处长马骏、民办处副处长黄蕾、嘉定区教育局局长管文洁见证。此次签约将推动产教联合体与各产业园区在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共建、技术协同创新等领域深度联动,为嘉定区重点产业发展输送更精准的技术技能人才,助力区域产教融合生态持续完善。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赵震为劳模工匠导师颁发聘书
为强化技能人才培养、厚植工匠精神,活动现场同步举行劳模工匠导师聘任仪式,吴尔愉、郑蔚、王振富、陈伟、崔春岚、邓凌青等多位劳模工匠获聘成为导师,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赵震为他们颁发聘书。此次聘任将充分发挥劳模工匠在技艺传承、实践教学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把行业前沿技术与宝贵实践经验融入育人过程,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工匠力量”。
学校举办单位代表共同发布“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校训”
活动现场同步举行“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校训”发布仪式,上海中华职教社常务副主任胡卫、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汪剑明、民建上海市委秘书长徐红、上海市侨联基层工作部副部长石荣作为学校举办单位代表,共同发布“求真求是 守信踏实”的校训。这八字校训体现了对我国职业教育历史脉络和学校举办者单位历史渊源的高度尊重,体现了学校践行弘扬黄炎培职教思想、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愿景宏图,还体现了全体工商人做人做事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学校校长助理徐晓燕、张扬携11位教师代表为学校老领导献花
大会设置了庄重的致敬老领导环节,向为学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前辈们表达崇高敬意。徐晓燕、张扬携11位教师代表,为杨奇庆、周箴、忻建国、陈英南、张茵青、钟其康、胡育诚、潘富根、张钦东、朱莉莉、胡家秀、蓝毓平、王洪忠等13位学校老领导献花,前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既是工商职院薪火相传的根基,更是全体工商人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未来学校也必将续写前辈荣光,让办学成果再谱新篇。
诗朗诵《四十载弦歌不辍,新征程芳华待灼》
这首师生共同创作演绎的诗朗诵,以深情的语言抒发对学校的热爱与祝福,展现了师生同心、共筑未来的精神风貌。
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
当日同步举办了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教所所长张晨主持论坛。在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度融合的当下,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时代重任。职业教育的交流互动,让更多师生在交流探讨中沉浸思考,发掘提升教育互通的新思路。
上海市教科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张晨
主题报告:《AI时代背景下,教育使命的重新审视》
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副主任、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胡卫
在AI技术重塑教育形态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使命的重新审视”成为行业关注的重要命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副主任、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胡卫围绕这一主题,深入探讨AI时代职业教育的转型方向——既强调要以技术为翼,推动教学模式、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突破,又着重指出教育的核心使命从未改变: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智能浪潮中坚守育人初心,培养兼具技术素养、创新能力与人文情怀的高素质人才,为AI时代的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指引与实践路径。
主题报告:《着力“三个服务”,构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金职模式》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陈海荣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陈海荣分享“着力‘三个服务’的职教国际合作金职模式”,提出教育国际化是职教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学校通过“一机构一分校一中心”布局,建怀卡托国际学院、卢旺达穆桑泽国际学院及鲁班工坊,以“中文+职业技能”输出职教标准,深化中非、中新交流,为职教国际化提供实践样本。
学校当日还同步开展了校友嘉年华活动,建校40周年游园会等互动活动,让校友们在重聚校园的同时,重温青春记忆、共叙师生情谊。
当晚举行的建校40周年主题文艺晚会,通过丰富多彩的节目形式,全面展现学校四十年来的办学成果与师生风采,为整场庆祝活动增添了浓厚的喜庆氛围。
四十载栉风沐雨,四十载砥砺前行。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建校40周年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学校过往办学成就的总结与致敬,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启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以建校四十周年为契机,秉持新发布的校训精神,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聚焦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核心任务,为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产业升级与国家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教育在线 通讯员:刘海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