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党委书记·学生面对面:青春建功乡村振兴,四川文理学院点燃青年人才“两扎根”梦想
2025-10-25 19:34:00
四川文理学院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鼓励青年学生扎根革命老区、扎根基层,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建功立业。10月23日,四川文理学院党委书记黄涛带领师生赴广元市苍溪县调研乡村振兴工作,并围绕“青春建功 乡村振兴”话题与青年学生进行面对面座谈交流,勉励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争做“两扎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副校长陈光平参加调研并主持座谈会。

  现场调研感悟乡村发展变化

  苍溪县地处四川盆地北缘、秦巴山脉南麓、嘉陵江中游,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2344”发展方略,统筹城乡规划,加快推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

  调研中,黄涛带领师生先后来到苍溪县白桥镇、浙水乡山水村,详细了解当地以优质粮油产业为核心、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围绕生态保护与农文旅融合开展乡村治理的创新实践,并在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现场观看了特色农业展厅,品尝了科技培育的“红心猕猴桃”,切身感受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与可喜成果。师生们走进田间地头,与基层乡村干部群众深入交流,实地感悟乡村振兴战略在革命老区的生动实践。

  座谈交流汇聚乡村振兴智慧

  座谈会上,黄涛认真倾听了每一位师生的发言,充分肯定同学们渴望扎根乡村沃土、建功乡村振兴一线的热情与志向,并对他们未来的学业和人生规划提出了殷切期望。他说,乡村振兴是关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的重大历史任务,服务乡村振兴是时代赋予高校和青年大学生的光荣使命。希望同学们要筑牢信仰之基,胸怀“国之大者”,自觉从川陕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中汲取精神养分,厚植“知乡爱乡为乡”的深厚情怀,主动将个人成长的“小目标”融入国家发展的“大蓝图”。要锤炼过硬本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踊跃投身“第二课堂”与社会实践,不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夯实扎根基层、服务乡村的底气与根基。要增强使命担当,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事业观,自觉传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塔石精神”,用智慧和汗水为描绘巴蜀大地乡村全面振兴的壮美画卷贡献青春力量。

  黄涛还结合自己的相关研究,为同学们分享了低空经济赋能农业现代化的理论框架与川东实践,指出无人机技术、智慧农业等创新应用正深刻重塑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方式。学校将进一步聚焦服务乡村振兴需要,持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深化“两扎根”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强校地合作平台,完善实践育人机制,为青年学子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座谈会上,苍溪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流欣、浙水乡山水村第一书记徐帅结合各自工作实践,介绍了苍溪县在组织引领、产业引领、人才引领、生态引领、文化引领和抓成果巩固、抓产业、抓乡村建设治理、抓增收、抓试点改革等方面的探索与成效。学校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刘小容博士,财经管理学院副院长程子彪博士,档案馆副馆长、万源市石塘镇杉林湾村第一书记杨凡分别立足自己的专业和工作领域,从以种质资源创新与生态技术助力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乡村旅游精准规划与长效运营和以项目化机制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为乡村振兴工作建言献策。

  畅谈收获感悟争做“两扎根”人才

  青年学生代表纷纷结合调研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个人的成长经历、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畅谈感悟和收获,表达扎根基层、扎根老区服务乡村振兴的执着理想和坚定决心。文学与传播学2023级学生蒲海雯说,作为新时代青年,愿意成为乡村振兴的“种子”,在基层土壤里生根发芽,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光彩。将用镜头记录乡村产业故事,用文字传递乡土温度,用网络搭建产销桥梁,让更多人看见乡村的美,让更多乡亲走向共同富裕。智能制造学院2023级学生陶承朋说,此次实践让我深刻领悟到科技助农必须扎根土地。从理论规划到田间实操,不仅让我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助农实效,更读懂了乡村对技术的迫切需求。未来,我们将继续以技术为“翼”、以实践为“足”,深耕乡村沃土,与广大乡村同心同行,共谱农业现代化新篇章。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学生张佳靓说,当我看到村里的研学小课堂时,我的未来方向也格外清晰,我将带着课本里的理论、讲台上的热情,做乡村政策的“传声筒”、乡村孩子的“引路人”,把菌菇的“生长故事”、猕猴桃的“增收故事”搬进思政课,让孩子们从家乡产业里读懂“实践出真知”,让青春扎根在乡村振兴的泥土里,把论文真正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据悉,近年来,四川文理学院积极探索并实施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四元协力”,课程、科研、实践、艺术、活动“五位协同”,“智慧+”线上线下“双线融合”的红色文化引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革命老区生源定向—培养—就业”一体化计划,聚焦“红心向党”“吃苦耐劳”两大核心素养,培养扎根革命老区、扎根基层的“两扎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每年约有35%的毕业生主动选择在革命老区和基层就业创业。

  苍溪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汀,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白桥镇、浙水乡等相关负责人,四川文理学院学生工作部、团委、校地合作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

作者:姜仕华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