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西南地区2025学术年会在贵州遵义召开。本次会议由电子科技大学主办,贵州大学、遵义师范学院联合承办,以“数智引擎启教育,红色沃土育新机”为主题,聚焦数智技术驱动教育创新与区域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遵义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陈治松、副校长张鹏、贵州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陈其松出席会议,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处处长任昌山、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许勇、电子科技大学教授蒲晓蓉等专家学者做主题报告。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中心主任任立勇和遵义师范学院网络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中心副主任刘炜分别主持了上下午的会议。来自云、贵、川、渝、藏五省市自治区的百余所高校从事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相关领导和老师,以及教育信息化产业的企业代表,2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陈治松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辞,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遵义师范学院在网络与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实践成果。他指出,学校近年来持续完善网络基础设施,推进系统整合与数据治理,初步构建了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智慧校园生态。承办此次年会既是对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认可,也为区域交流提供了宝贵平台。

陈其松回顾了CERNET的发展历程及其对高等教育的重要支撑作用,特别肯定了遵义师范学院在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方面取得的成效,强调深化协同创新是实现多方共赢、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主题报告环节,任昌山以视频方式做题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转型》的报告。他从政治、民生和发展规律三个维度阐释了教育数字化的重要意义,系统介绍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进展,并围绕“学AI、用AI、创AI”三大方向,提出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具体路径,为与会者提供了前瞻性的指引。

许勇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为题进行分享。他在回溯人工智能历史脉络与技术内核的基础上,结合AI在教育、交通、医疗等领域的典型应用案例,深入分析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的前沿趋势、应用场景及其对高等教育形态的深远影响,报告视野开阔、启发深刻。

蒲晓蓉带来题为《AI赋能高等教育教学》的报告。她系统分析了AI在教学能力提升、学生个性化发展及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价值,同时指出当前AI大模型在内容真实性、数据安全等方面存在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控策略,为高校AI教育应用提供了实践指引。

赛尔网络公司王祖伟副总经理做题为《服务国家战略,筑牢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报告。他回顾了CERNET三十年来服务国家战略、支撑教育现代化的历程,强调未来将继续通过科技与产业融合,致力于筑牢我国教育数字化的网络与安全基石,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下午的专题报告聚焦智慧校园建设实践。西南大学信息化建设办公室熊海灵探讨了新时代高校信息办的定位与转型路径;贵州大学网络与信息化管理中心黄斌分享了无感知认证解决方案的应用经验;云南中医药大学信息学院崔茂应展示了数智技术与中医学科融合的创新实践;为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了多元化的技术参考和实践借鉴。



此外,多家支持企业的技术专家也围绕AI存储、IT数智化转型、智算协同、算力底座等关键技术领域,分享了推动教育信息化落地的前沿解决方案与实践案例,为高校的数字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参考。

本次年会充分展示了西南地区高校在教育数字化浪潮中的积极探索与丰硕成果,为区域内教育信息化工作者搭建了一个高水平、高效率的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信息互通、经验共享与协同创新。年会的成功举办,必将进一步凝聚区域共识与合力,为推动西南地区教育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作者:宋元凤、冉翃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