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通江超前外国语实验学校梧桐大道人声鼎沸,第五届校园购物节在师生期待中拉开帷幕。这条绿荫长廊,化作绵延三百米的创意市集,师生共同演绎了一场融汇传统商道与时代新声的青春盛宴。
当天上午九时,梧桐大道摩肩接踵,摊位鳞次栉比。“纤维工作室”“二次元补给站”“艺签坊”……沿“街”两侧的店铺门前,悬挂着古灵精怪的店名。书刊读物、家传珍玩、手工饰品、特色文创……各色商品琳琅满目。高二(3)班“墨韵阁”前,学生现场挥毫创作书法,将传统艺术与商业价值巧妙结合;科创社团的“智造工坊”展位上,创意校徽模型吸引众多师生驻足;身着汉服的“游商”手持风铃沿街叫卖,清脆铃声与欢声笑语交织成独特的市集交响。
本届购物节延续了“商业实践+公益反哺”的特色模式。据活动负责人介绍,所有销售收入将实行“四三三”分配机制:40%用于留守儿童帮扶等公益项目,30%作为班级建设基金,剩余30%归经营者自主支配。这种机制既培养了学生的财商意识,又强化了社会责任担当。在“爱心驿站”捐赠处,刚完成义卖的初三学生王雨欣(化名)表示:“看着记账本上的数字变成实实在在的助学金,真切体会到了商业向善的力量。”
作为学校“生活即教育”理念的重要实践平台,历经五届沉淀的购物节已形成成熟育人体系。“从市场调研、成本核算到营销策略制定,学生需全程参与真实商业链条,”德育处负责人周老师说。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场商业实践盛会,不仅是财商教育的生动课堂,更是德育浸润的创新载体。孩子们在讨价还价中领悟诚信之道,在盈亏计算时懂得取舍之智,在公益捐赠时培育仁爱之心,传统商道精神正以独特的方式赓续传承。阳光在梧桐大道上洒下一地碎金,映照着少年们将商业智慧转化为社会价值的成长轨迹。
作者:刘树林 李瀛 王刚 王良彬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