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后的文化回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青年学子用一场庭院剧“演活”杨升庵
2025年10月11日晚,昆明马家大院的百年庭院,化身最动人的剧场。当观众随着演员的脚步,在月光与灯影中移步换景,明代状元杨升庵的故事,从史书走进现实,从文字化为生命。
这场由云南翰文教育集团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与云南演艺集团联合打造的历史庭院剧《又见杨升庵》,不仅是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更是一场高校课堂“破壁”社会的教育探索——让理论与实践相遇,让青年在艺术创作中感悟文化力量。

“我们不是在演戏,是在替他活一遍”
“站在这里,摸着这面真的百年老墙,你会恍惚。”饰演杨升庵的白皓天说。
在这部剧中,学生们不仅是演员,更是创作者。他们以青春视角重新理解历史人物,用脚步丈量文化的厚度,用行动诠释“以美育人”的教育初心。
一堂鲜活的“社会实践课”:从课堂走向真实项目
《又见杨升庵》的诞生,正是一场跨越校园与社会的教育实践。
从剧本的一字一句打磨,到庭院中每一处场景布置,再到最终的演出呈现,整个项目都由在校大学生主导完成。在总导演赵月华、皇甫化江的指导下,学生们不再只是课堂上的学习者,而成为完整艺术项目的创造者与执行者。
青春点亮文化:五百年后的跨时空对话
今年恰逢杨升庵入滇五百周年。以年轻学子为主创团队,以庭院剧的形式纪念一代文人的历史际遇,尤具时代意义。
杨升庵在滇三十余年,将中原文脉与云南地域文化相融,留下丰厚的精神遗产。五百年后,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的青年们用他们最熟悉的表达方式,续写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文化的传承,不是把古董锁进柜子里,而是让年轻人觉得它‘酷’,愿意去擦亮它。”赵月华说,“今晚,他们做到了。”

教育与文化的“双向奔赴”
《又见杨升庵》的成功上演,不仅展现了青年学子的艺术创造力与文化热忱,更为校企合作在创新育人领域提供了生动范例。通过真实项目驱动教学,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让课堂“活”起来、文化“亮”起来,探索出一条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实践育人的新路径。
我们期待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继续以文化为桥、以实践为笔,创作出更多扎根时代、浸润人心的优秀作品,让青春的创造力在舞台上绽放光彩,让中国故事在新一代青年手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来源: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编辑:高丹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