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编辑 鲁少辛 通讯员 胡琴)“小娃娃,爱祖国,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近日,杭州市上城区喜洋洋幼儿园以“说好普通话,玩转民族风”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趣味推普活动。幼儿园从小朋友视角出发,用生动形式让普通话与民族文化撞出火花,让小朋友们在玩中学、学中悟,既练好了普通话,也爱上了各民族的独特文化。
活动中,老师通过播放视频展示民族服饰和草原风光,引导小朋友们用普通话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蒙古族喜爱骑马!”“苗族的银饰真美!”稚嫩的童声中充满了好奇。《娃哈哈》的旋律一奏响,小朋友们便跟着老师拍手、晃动身体,还模仿着做出“新疆舞”的手势,歌声中蕴含着逐渐熟练的普通话发音。教室里的民族乐器展示区更为热闹,小朋友们在敲敲打打之后,会用普通话分享自己的感受,让语言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民族故事小剧场”里,老师用标准普通话讲述故事《草原小牧民》,小朋友们听得入迷,时不时举手问:“老师,哈萨克族的小朋友也骑马吗?”阅览室里的民族英雄共读会上,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读岳飞、文天祥的绘本故事,普通话的朗读声中,爱国的小种子悄悄发芽。手工课上,老师用清晰的普通话讲步骤,带着小朋友们折藏族小帐篷、维吾尔族小花帽,小朋友们边做边念叨:“我在做小花帽,真好看!”动手又动口,既练了普通话,又懂了民族文化。
幼儿园还鼓励小朋友们当文化传播小使者。大家化身小小创作者,画下我喜欢的民族。小朋友们还带着自制的小旗子走进社区,大方地用普通话跟路人介绍:“这是傣族泼水节的画,泼水是送祝福哦!”认真的模样总能收获点赞。民族文化小剧场更是精彩,老师用AI技术帮小朋友们换上民族服饰,大家精彩演绎“藏族锅庄舞”“蒙古族那达慕舞”,用标准普通话互动,还邀请其他班级小朋友来看,让普通话和民族文化在幼儿园里悄悄传开。
此次推普周活动,不仅让小朋友们的普通话说得更流利,也让民族文化住进了他们心里。未来,杭州市上城区喜洋洋幼儿园还会以更多有趣的方式,带小朋友们了解更多民族故事,让他们能用普通话把民族文化的美讲给更多人听。
(责任编辑 吴文建 赵洪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