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编辑 占尘雪 通讯员 陶冶)8月31日,清晨的阳光洒在杭州市竞舟小学和竞舟二小的校园里。这一天属于一群刚刚背起书包、踮起脚尖触摸未来的小朋友。他们迎着秋风,踏着坚定的步伐,开启了一场名为“竞舟学‘籽’心连心,逐光破浪向新程”的入学仪式。
“浪浪山”,这个取自国产动画的意象,在这一天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它不再只是一个小妖怪想要走出去的故事背景,而是每一个孩子求学路上的第一个“象征性挑战”。孩子们小手紧握,一步步跨过写有“困难”“害怕”“犹豫”等字样的小障碍,眼神明亮,脚步坚定。当他们最终迈出“浪浪山”、正式踏入“求知门”的那一刻,也象征着自己正式告别幼儿园的稚嫩,走向一个更广阔、更明亮的天地。
“出浪浪山,入求知门;拒等安排,学定未来;新山新径,课堂为境;别困旧山,向学而行;闯荡新山,奔赴新程。”这不仅仅是一句句口号,更是竞舟教育理念的温柔宣言——从这里开始,每个孩子都是自我人生的主角。
校长和老师们早已站在门前,手持朱砂笔,微笑着为每一个孩子轻轻点上鲜红的“智慧痣”。那一刻,沉默的仪式有了温度,孩子的眼中闪烁着好奇与信任。随后,每一名一年级新生都收到了一份珍贵的礼物——一枚属于竞舟学子的校徽。它不只别在衣领,更是一种身份的确认:“我是小学生了。”
最动人的环节,藏在那一张张小小的心愿贴中。孩子们拿起笔,在红色的石榴形卡片上写下人生中或许第一个郑重其事的愿望。这些字迹或许歪歪扭扭,甚至还夹杂着拼音,但内容却让许多在场的老师与家长动容:“我长大了要当科学家,画家,还有老师。”“我要当一名科学家,还要当警察抓坏人。”“成为班长,当老师的小帮手,为同学们服务!”“长大成为一名特警”……
随后,孩子们将心愿贴郑重地贴在校内的“红石榴树”展板上——这是竞舟小学多年的德育传统,寓意“籽籽同心,团结向上”。一颗颗“小籽”聚成“大红石榴”,正如一个个孩子组成一个班、一所学校、一个未来的中国。
仪式的最后,各班举着班牌的哥哥姐姐早已守候在通道尽头。他们伸出手,微笑着引导小弟弟小妹妹走进教室。一双大手牵起一双小手,一声“欢迎你来”化解了所有紧张。教育的温度,在这一牵一引之间悄然传递。
回头看,那棵“红石榴树”上已缀满了孩子们的心愿,像秋天第一颗成熟的果子,饱满、明亮、充满希望。
也许他们还不完全明白“保卫祖国”意味着什么,也不完全清楚“成为科学家”要付出多少努力。但他们知道——光的方向是好的,山的另一边值得去看,而自己,正走在那条路上。
这就是开学第一课最动人的意义:不是立刻学会所有知识,而是从第一步就学会——心怀光亮,走向新程。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