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高原 摄影:徐凯阳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全球产业链重构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国际航运与大宗商品产业正经历着数字化、绿色化的深刻变革。4月11日,第一届国际航运创新发展与大宗商品贸易学术研讨会在宁波财经学院举行。此次研讨会聚焦行业前沿趋势,旨在为政府决策、企业实践及专业机构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与启示,共同推动地方经济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研讨会吸引了来自韩国中央大学、韩国庆熙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各位专家学者与宁波财经学院各院系领导、教师80余人参加会议。研讨会内容丰富,气氛热烈,大家围绕行业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研讨会期间,宁波财经学院国际商务研究院“国际航运与大宗商品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副校长许锁迪与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李书彦共同为研究中心揭牌,科研处(地方合作处)处长王瑞为中心首批特聘研究员颁发聘书。这一举措标志着学校在国际航运与大宗商品领域的研究迈入新阶段,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供了重要平台。
研讨会包含主题演讲、学术分享等多个环节,全方位展示了国际航运与大宗商品贸易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动态,并对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
韩国中央大学东北亚物流流通研究院院长赖柏霖从海运视角探讨了韩国与东盟国家(尤其是泰国)的物流连通性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结合韩国航运公司的港口选择策略分析东南亚港口的优化路径。
韩国庆熙大学技术经营大学院CMBA首席教授苏邈聚焦集装箱港口拥堵问题,深入探讨如何利用机器学习(特别是CNN-BiLSTM-AM集成模型)有效预测港口拥堵情况,以提高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优化港口运营管理。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方明杰通过两个航运实证案例,揭示了基于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法的一致性见解,为航运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宁波财经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王路帮以“中美贸易摩擦中的大宗商品博弈”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面对美国在大宗商品领域的博弈,中国可通过多元化进口渠道、强化战略储备、推动人民币结算以及深化与产油国合作等措施,保障能源安全,削弱美元霸权影响,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次研讨会由宁波财经学院主办,宁波财经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宁波财经学院国际商务研究院、宁波自贸片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研究基地、浙江省大宗商品数字供应链与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大宗商品现代物流产业学院联合承办。
宁波财经学院副校长许锁迪表示,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加深了与会者对国际航运与大宗商品贸易的认识,更为学校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合作平台。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入研究,研讨会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果将为国际航运与大宗商品贸易领域的政策制定和实践探索注入强大的学术动能。
(责任编辑:朱陈渐 赵韵茹)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