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嘉职院“四个一”红色研学之“一把剪刀” “真理的味道”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嘉兴实践
2025-04-11 16:21:00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通讯员:顾玲妹 苏传华)近期,由嘉兴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真理的味道·红船在我心中”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展示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14所院校的马院院长、思政课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和骨干教师,以及18名浙派名师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和参与了教学展示活动,让“改革创新精神”在不同学段学生的心中“活”起来。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着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嘉兴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成立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区域建设联盟,组建了“红船在我心中”课程团队,依托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的独特政治资源和优势,重点围绕“一条小船”“一束稻谷”“一把剪刀”“一个乡村”开展“四个一”红色研学。“四个一”红色研学为进一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与创新提供了重要载体。

  现场研学:追寻先锋足迹,感悟改革创新精神

  来自不同学段的师生们齐聚步鑫生改革精神陈列馆,共同追寻步鑫生的改革足迹,感受其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精神力量。在陈列馆内,学生们通过一件件珍贵的展品、一幅幅生动的图片,深入了解步鑫生的改革历程和卓越贡献。他们时而驻足凝视,时而低声交流,仿佛穿越时空,与这位改革先锋进行了一场跨越时代的对话。

  研学访谈:分享心得感悟  传承改革创新精神

  在研学结束后,嘉兴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肖钥老师安排了随机采访环节。来自不同学段的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有的讲述了步鑫生改革故事对自己的启发,有的分享了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践行改革精神,还有的则表达了对传承改革精神的坚定信念。

  教学展示:学段层层递进 理解改革创新精神

  在浙江省平湖中学开展了各学段的教学展示。首先,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负责人苏传华老师对本次课程的选题和整体构思进行总体介绍。接下来,五位老师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知识基础,以“一把剪刀”为载体,以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为主题,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呈现出了一堂堂精彩的思政课。

  平湖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张嘉洲老师以“走近‘改革先锋’步鑫生”为主题,带领学生学习步鑫生的先进事迹;平湖市城关中学姚纯娇老师以“读懂‘改革先锋’步鑫生的锐意进取”为主题,引发学生探寻改革开放如何成为当代中国的命运抉择;浙江省平湖中学陆秋杰校长以“探究‘改革先锋’步鑫生的成功密码”为主题,阐述“改革开放何以伟大”这一历史结论;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陈洁老师以“探寻‘改革先锋’步鑫生的时代价值”为主题,从学生设计的作品中总结出改革开放的伟大之处;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孙珍老师以“践行‘改革先锋’步鑫生的改革精神”为主题,引导服装设计专业大学生将所学知识落脚于实践。

  专家点评:共谋创新路径 赋能“真理的味道”大思政品牌建设

  在现场课程展示结束后,浙派名师吴林佩、严晓清对本次“四个一”红色研学之“一把剪刀”教学展示活动围绕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育人价值等方面做了精彩点评。

  活动最后,浙江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院执行院长、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浙江省)主要成员、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肖香龙教授对本次“四个一”红色研学之“一把剪刀”教学展示活动做了指导总结,她高度肯定了此次课程展示的意义、不同学段学校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做出的努力,认为这次教学展示活动实现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三个范式”创新,对于提升大中小学生思政素养成效显著,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同时从一体化建设的关键落脚点、建设路径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就如何进一步打造思政金课,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建设提出了宝贵意见。她希望未来能开展更多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活动,为打造浙江“真理的味道”大思政品牌做出嘉职特色,为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和时代担当的青年才俊贡献力量。

  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为了用好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嘉兴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整合嘉兴地方红色资源,创新“四个一”红色研学活动,贯通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从而让思政课堂更直观、更立体、更鲜活。接下来,学校将持续探索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创新,以“四个一”红色研学为主要抓手,与结对中小学深化加强交流、资源共享、做好示范,为打造浙江“真理的味道”大思政课品牌做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李思远 赵韵茹)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