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备考 - 自考问一问

2018年江苏自考《公共关系口才》大纲及答案:练习三

2025-07-08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18年自考《公共关系口才》考试大纲:练习三

  单选题

  1.确定某个说法.观点真实性或虚假性的思维过程称之为( )。

  A.叙说    B.描述    C.抒情     D.论证

  【答案】D

  2.本来要论证的论题是“吃鱼能健脑”,而最后实际论证的是“吃鱼能够使头脑聪明”,论证者犯的逻辑错误的( )。

  A.论题模糊    B.偷换论题   C.论据虚假     D.循环论证

  【答案】B

  3.对事物的情况作简明概要的说明是指( )。

  A.概括说明    B.定义说明   C.分类说明     D.举例说明

  【答案】A

  4.“英特纳雄耐尔是英语international的译文,指国际共产主义。”这里采用的定义方式是( )

  A.实质定义    B.语词定义   C.分类定义     D.举例定义

  【答案】B

  5.把两种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手法是( )

  A.对偶    B.对比   C.排比     D.层递

  【答案】B

  6.丘吉尔曾经总结了口头表达艺术的四大要素,其中占第一位的就是口语表达的( )

  A.语速    B.重音   C.节奏     D.停连

  【答案】C

  7.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是( )。

  A.密切界域    B.人身界域   C.社交界域   D.公共界域

  【答案】A

  8.“我们这两类国家都是从殖民主义的统治下独立起来的,并且还在继续为完全独立而奋斗。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可以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呢?”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

  A.设问    B.反问   C.反复     D.排比

  【答案】C

  9.“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听话听音,锣鼓听声。”这些带给口语交际参与者的启示是( )。

  A.化解编码的失误  B.把握符号外信息  C.克服解码的障碍  D.补救解码的误读

  【答案】B

  10.在口语交际的语境原则中,对语境中消极.负面的影响直接加以制止.清除和封杀,以确保口语交际顺利进行和取得预期成果,这被称之为( )。

  A.对语境的遏止  B.对语境的利用  C.对语境的导引  D.对语境的再造

  【答案】A

  11.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被称为( )。

  A.共同语     B.方言     C.土语     D.行话

  【答案】A

  12.体现口才的途径是( )。

  A.口语表达    B.书面表达   C.旁征博引   D.口若悬河

  【答案】A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2、当前学历

3、提升学历目标

4、意向学习方式

报考所在地
*
*
*
- 声明 -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首页 考生自助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