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24年芜湖市第二中学(安澜中学)面向市外引进教师公告
2023-11-13 09:40:00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中学

   

    为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芜湖市教育局决定面向市外(不含芜湖市本级及所辖各县(市)、区)引进优秀在编在岗教师,芜湖市第二中学(安澜中学)欢迎各位优秀教师加入团队。
  一、学校简介
  芜湖市第二中学(安澜中学)是芜湖市教育局直属全日制普通完全中学,市级示范高中。学校创建于1943年,为纪念著名抗日爱国将领、革命烈士戴安澜将军而创办。1998年6月,芜湖市第二中学和原第十中学合并为“芜湖市第二中学”,分环城北路校区和花津桥校区。2021年8月18日环城北路校址搬迁至西洋湖校区同时增挂“安澜中学”校名。2022年7月28日,芜湖市第二中学安澜教育集团成立,芜湖市第十四中学加入芜湖市第二中学安澜教育集团,为“芜湖市第二中学(安澜中学)西洋湖北校区”。集团现由西洋湖校区、西洋湖北校区、花津桥校区组建而成,集团的成立进一步推动了芜湖市集团化办学的进程,扩大了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覆盖面,对加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起到积极作用。


西洋湖校区-戴安澜将军


西洋湖校区-全景图


西洋湖校区-钟楼声声


花津桥校区


西洋湖北校区


报告厅


地理功能教室


吊装实验室


美育中心


  学校现有教职工153人。其中,正高级教师1人,省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42人,硕士学位36人,省教坛新星2人,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人,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1人,市学科带头人4人,市骨干教师12人,市教坛新星4人,市优秀园丁3人,市最美教师3人,市最美教师提名3人,市优秀教师17人。目前办学规模为6个年级,34个教学班级,1600余名学生。


  学校秉承“以人为本,成人成才,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文化治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方针,坚持“明德、致知、磨砺、许国”的校训,砥砺风雨,初心不改,守正创新,勇毅前行。学校被评为芜湖市城市领域基层党建“领航计划”示范点、芜湖市“两应”基层党组织、芜湖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是全国在线教育应用创新项目学校、教育部2018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全国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基地学校、团中央“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学校、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芜湖市文明单位、芜湖市体育传统项目(健美操、篮球)学校、芜湖市中小学“社团建设示范校”、芜湖市平安校园等。自1992年以来,连续荣获芜湖市办学水平综合评估优秀等级学校。


  二、岗位需求
  高中语文1名、数学1名、体育与健康(具有啦啦操教练员证)1名。
  三、资质条件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忠诚人民教育事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记录;
  2.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1977年11月1日<含>以后出生),经认定特别优秀的可适当放宽;
  3.获得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经认定特别优秀的可破格引进;
  4.获得地市级“骨干教师”相当层次及以上荣誉称号。
  不符合人才引进条件的市外优秀在编在岗教师亦可报名,经认定特别优秀的可参与考核,但确认录用后不享受人才引进相关待遇。
  四、工作程序
  1.报名时间:2023年11月18日8:00至2023年11月24日17:00。非报名时间段内报名无效,逾期不予补报。
  2.报名须知:
  (1)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①报名表(见附件2)(附件2图片,文末提供)②有效身份证件③学历、学位证书④教师资格证书⑤职称证书⑥符合资质条件证书<获奖证书、荣誉证书、表彰文件等>;
  以上六类材料均提供清晰彩色扫描件,按照顺序逐项生成PDF文件。六类材料打包压缩,统一命名为“姓名+学科+芜湖市第二中学(安澜中学)+引进”发送至邮箱:whsjyjrsk@126.com
  (2)每位报名人员限定报名一个岗位,同时报名多个岗位或多次报名无效。
  (3)经资格审查后,确定入围人员并进行考核,具体考核时间另行通知。考核合格后按程序审核批准,办理政审、录用、入编、调动等手续。
  五、咨询方式
  1.咨询人:高老师
  2.咨询电话:
  0553-3852741
  13685696344
  六、引进政策
  引进教师薪酬水平根据芜湖市有关规定执行,福利待遇参照《芜湖市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育实施办法(“行知计划”)》(芜市办〔2020〕30号)相关规定,享受购房补贴、扶持经费等相关政策。


  供稿:范晶
  审核:高强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