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 2025年自学考试倒计时119
    2025,10,25
  • 2025年自学考试倒计时119
    2025,10,25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自考 - 备考 - 自考问一问

自考专升本可以助学加分吗?

2024-07-29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导语】自考专升本可以助学加分;自考助学班有用。

一、自考专升本可以助学加分吗?

自考是可以加分的,不同于成人高考的加分,自考是通过网络助学的方式才能加分的,也就是自考生通过网络注册选择自己需考的课程,对该课程进行网上学习,按要求学完该课程内容,就可以获得30%的平时成绩,之后换算比例和笔试成绩合并,简单来说就是平时网络学习成绩和统考笔试成绩结合。

自考助学加分的方法?

1、机构助学考生可以通过过程性作业,评定考核,在最终的成绩上最多加30分。

2、社会型自考也可以加分的,社会考生可以通过考前报名网络注册学习的课程加分,报名的考生在考前一个月通过观看视频和参加课后测试,在最终的成绩上加分,最多可加30分。

自考本科没有加分政策。自考没有统一的入学考试,学生完成报名后需要通过学校所规定课程的考核,才能申请毕业,课程考试是没有加分项的。但是条件符合的学生,可以向学校申请免考。

自考免考申请条件:

1、统招生可免考已合格的同名课程

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等学校的研究生、本科和专科毕业生以及自学考试毕业生报考自学考试第二专业,均可按规定免考已学过且考试成绩合格的部分课程。

2、报考同一学历层次第二专业的免考

专科以上毕业生报考自学考试专科(段)专业,或本科及以上毕业生报考自学考试本科(段)专业,可免考已学过且考试成绩合格的名称和要求相同(或较低)的课程。其中非自学考试毕业生报考相近专业的,免考课程不超过一半。

3、报考高一学历层次专业的免考

专科毕业生报考自学考试本科(段)专业(即专升本),可免考已学过且成绩合格的公共政治课(同类课程可互相代替,如“中国革命史”可代替“毛泽东思想概论”)。其中自学考试专科毕业生还可以免考本、专科(段)中课程代号完全相同的课程。

4、部分专业毕业生可免考课程

专科及以上毕业生报考自学考试本科(段)或专科(段)专业,可免考本、专科(段)中以原学专业基础知识所组成的课程,如数学专业毕业生可免考“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数学类课程;英语专业毕业生可免考非英语类专业的公共英语等课程;物理专业毕业生可免考“物理”或“普通物理”等课程;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可免考非计算机类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软件基础”等课程,中文类专业毕业生可免考中文类专业的“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等中文类课程。

二、自考助学班有用吗?

自考助学班是自学考试的一种学习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助学班自考的方式,帮助考生提升成绩。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报考自考助学班的考试通过率比完全自学的还是要高一点的,所以自考助学班对于考生的作用还是有一定的。

“全日制自考助学班”这种说法呢,其实是全日制,自考本科,助学班三个词相结合之后的说法。

“全日制”指的是上课形式。可以像统招本科学生一样,享受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在校就读。

“自考本科”指的是学历形式和提升的层次。也就是说,虽然你是在统招院校读书学习,但是最后拿到的也只是普通的自考文凭。这里千万要注意,划重点:全日制自考本科助学班考出来的自考本科毕业证,和社会考生参加的非全日制自考,拿到的学历证书是一样的。

“助学班”就更好理解了,顾名思义就是帮助你学习,给你书籍,开设课程,网络助学加分这些。最重要的一点,“助学班”不一定非得是全日制的,还有线下或者在线授课。

三、自考助学班种类

1、全日制助学班

顾名思义就是全天候在学校进行学习,上课时间在周一至周五,考生在校学习、住宿,学习环境好,学习效率一般来说是比较高的。适合非在职人士体验大学生活。

2、业余制助学班

业余制也就是说在不耽误工作日的工作、学习的情况下,系统复习,考取学历。一般来说是在周六日在当地授课点教师上课学习,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上班族或在校生报读。

3、网络助学班

网络班也就是利用互联网设备和网络,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复习,不收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保证了考生的自由时间。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于那些自由时间较少的考生报读。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请选择省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没有选项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 声明 -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首页 考生自助服务系统

您好,当前有专业客服人员在线,让我们来帮助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