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 2025年自学考试倒计时
    2025,10,25
  • 2025年自学考试倒计时
    2025,10,25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自考 - 备考 - 自考问一问

自考小学教育心理学第10章练习题

2025-08-10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自考《小学教育心理学》第10章内容整理

个性的基本概念

个性是每个人独特心理特征的集合,就像每个人的指纹一样无法复制。它既包含稳定的心理特质,也包含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倾向。这种特质会随着环境变化产生细微调整,但核心特征始终存在。

个性的结构解析

个性由两个核心部分构成: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前者像导航系统,决定人对事物的关注方向;后者则是行为表现的底色,比如性格、能力等。其中世界观作为最高层级,直接影响人的价值判断。

学生阶段的个性表现

小学生正处于个性塑造的关键期,兴趣、爱好和理想成为主要表现形式。比如有的孩子对数学充满热情,有的则特别喜欢艺术创作,这些差异会随着成长逐渐固化。教师需要观察这些特征,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个性差异的形成机制

个性差异源于先天禀赋与后天环境的共同作用。就像树木生长,有的枝干笔直,有的蜿蜒生长,这种差异体现在气质、性格、能力等多个维度。勒温提出的B=f(P.E)公式揭示了个体行为与环境、性格的动态关系。

气质类型的分类

根据神经活动特点,人类气质可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行动果断但情绪波动大
多血质:适应力强但注意力易分散
粘液质:沉稳可靠但反应较慢
抑郁质:细腻敏感但情感内敛
这些类型没有优劣之分,但会影响学习方式和人际交往模式。

因材施教的实践意义

教育者要像园丁修剪枝桠般,根据学生特性调整教学策略。比如对胆汁质学生多给予挑战性任务,对抑郁质学生创造安全的表达环境。这种差异化指导能最大限度激发潜能,避免“一刀切”的教育方式。

个性发展的动态平衡

个性具有稳定性与可变性的双重特征。就像河流既有固定河床,又会因地形改变流向。教师需要在保持学生核心特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优化引导其发展。这种平衡把握,正是教育智慧的体现。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2、当前学历

3、提升学历目标

4、意向学习方式

报考所在地
*
*
*
- 声明 -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首页 考生自助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