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十五五”规划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背景下,工程管理领域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与一流人才?11月23日,重庆工商大学第六届工程管理论坛成功举行,论坛主题为“面向‘十五五’:工程管理的新质生产力培育与一流人才培养”,汇集了众多知名专家学者,为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建言献策。

论坛主旨报告环节观点纷呈,为工程管理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院长叶堃晖提出,数字时代的教育需“软硬兼施、有理有面”,即在夯实技术硬实力的同时,注重管理思维与人文素养的软实力培育。重庆文理学院城市建设工程学院院长张海龙系统分析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颠覆性影响,并基于“师、生、机”三元结构阐述了教学变革路径。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敖仪斌则指出,专业建设应转向存量市场,并紧密结合学校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


本次论坛同步设立了三大分论坛,分别聚焦“新型建造方式与产业新生态”、“产教融合与模式创新”以及“工程管理的变革与领导力重塑”。与会校友、企业代表与校内教师展开了热烈交流,共同剖析了行业在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融合过程中的核心挑战与机遇,并为在校学生的学业与职业规划提供了宝贵建议。
据悉,本次论坛通过高层级的学术对话与产学交流,明确了工程管理专业应对时代变革的若干共识与关键路径,为培育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与方向指引。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