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400余场宣讲覆盖12万+学子,广东海洋大学打造“四位一体”红色文化育人模式获教育部点赞
2025-05-06 13:53:00
广东海洋大学

  “南路革命历程艰辛,黄平民书记‘十过家门而不入’的奉献精神令人敬佩,宣讲活动对新时代青年党员是深切鼓励,将激励我在科研与生活中勇担责任、砥砺奋进。”4月27日-29日,广东海洋大学“讲好南路革命故事”宣讲团赴厦门市开展红色研学活动,集美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2024级博士生刘书强在听完南路革命故事后深受触动,感慨地说道。

  在座谈会上,双方围绕“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开展座谈,分享了各自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育人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就“如何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如何通过实践活动增强研究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进行了讨论和交流,为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了新思路。两校还就博士点申报与建设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分享了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打造、科研平台搭建等方面的经验与做法,探讨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升学科实力,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为推动两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寻求新的合作契机与突破点。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叶国栋立足学校特色,详细介绍了学位点建设成果与发展规划;集美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黄阳平围绕该校学位点建设体系,从学科布局、培养模式创新等维度进行了全面阐述。在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交流分享会上,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陈汉能详细介绍了学校讲好南路革命故事”项目的开展情况及学校在挖掘、整理和传播南路革命故事方面的经验与成果,分享了如何将地方红色资源转化为生动的思政教育素材,打造具有特色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品牌。为进一步促进校际红色文化资源共享,广东海洋大学向集美大学赠送了《讲好南路革命故事读本》,为集美大学师生深入了解南路革命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搭建起两校红色文化交流的新桥梁。

  会后,广东海洋大学“讲好南路革命故事”宣讲员分别走进集美大学的4个班级,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两个专业的同学带来了别开生面的广东南路革命“红色思政课”。宣讲员们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史料和鲜活的案例,讲述了南路革命先驱黄学增、南路“江姐”钟竹筠等革命先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畏艰难、英勇奋斗的感人故事,并通过课堂互动,加深了大家对峥嵘岁月的了解,听众们都被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深深打动。

  宣讲团一行还参观了陈嘉庚纪念馆、集美解放纪念碑和胡里山炮台等红色文化和闽南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地标。在陈嘉庚纪念馆,大家通过一件件陈列的文物和翔实的图片和历史资料,深入了解了作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先生爱国兴学、投身救亡斗争、推动华侨团结和争取民族解放等感人事迹;在集美解放纪念碑前,宣讲团成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缅怀了为解放集美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在胡里山炮台,师生们通过一件件实物了解了近代中国海防建设的历史,感受先辈们坚持抵御外敌的坚定决心和勇气。“讲好南路革命故事”宣讲团第一分队指导教师蒙宇丹表示,此次赴集美大学开展红色研学,通过宣讲与座谈加强了两地师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推动革命精神在青年中传承。

  此次“讲好南路革命故事”宣讲团赴厦门开展主题活动,不仅加强了两校的交流与合作,更实现了红色文化的跨地域传播,为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未来,宣讲团将继续深入推进“讲好南路革命故事”项目,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南路革命精神。

  据悉,广东海洋大学“讲好南路革命故事”宣讲团以本土红色资源为题材,五年来,累计开展宣讲会2400余场次,受众师生逾12万人次,形成了以地方红色文化上好新时代“红色思政课”模式,率先走出一条有效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路径。这支由青年师生组成的“百姓宣讲团”,通过“讲、寻、编、研”四位一体和“自我教育”“朋辈教育”“大手拉小手”等鲜活形式,构建起以“讲”为主导、“寻”为依托、“编”为促进、“研”为提升的“四位一体”红色文化育人模式,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建设项目,曾获省部级奖励10多项等殊荣。

  通讯员 杨天姣 陈汉能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