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声诉心声:学子带萌娃解锁情绪密码
7月10日,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高屋社区活动室里,彩色卡纸在小手中翻飞,纸飞机载着童声飞向天空——重庆理工大学“E学E行”电亮津心实践团的“情绪小管家”成长营,正用一场充满童趣的心灵之旅,让乡村孩子们学会与情绪温柔相处。

情绪大冒险:彩色卡片里的喜怒哀乐
“红色是生气的小火苗,蓝色是难过的小雨滴——谁来当情绪小演员?”实践团成员刘虎波话音未落,十余只小手已高高举起。台上,扎羊角辫的女孩噘嘴叉腰,把“生气”演得活灵活现;穿白T恤的男孩低头抿唇,肩膀轻颤,瞬间化身“难过”本真。台下的欢呼声浪里,“是开心!”“不对,是平静!”,抢答声此起彼伏,猜对的孩子接过闪着光的贴纸,脸颊比夏日阳光更灿烂。这场用色彩解码情绪的游戏,让抽象的喜怒哀乐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童趣体验。

动画里的情绪课:和“小精灵”做朋友
当《头脑特工队》里的“乐乐”蹦跳着出现在屏幕上,活动室瞬间安静下来。“看,我们心里都住着这样的小精灵呢!”实践团成员田灿指着动画里的“忧忧”轻声说,“就像动画片里一样,开心、难过、生气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们会告诉我们心里在想什么。”当“忧忧”因怕犯错缩在角落时,孩子们七嘴八舌支招:“可以告诉妈妈!”“还可以深呼吸!”稚嫩的声音里,藏着对情绪最纯粹的理解。这场动画赏析课,悄悄在孩子们心里播下种子:所有情绪都是朋友,学会相处就是成长的魔法。

烦恼纸飞机:让不开心飞向远方
“把烦恼画下来,让飞机带走它!”孩子们趴在桌上,笔尖在纸上沙沙游走。有的写下 “怕考试考砸”,有的画个哭脸代表 “和好朋友吵架”,还有的小声念叨 “想爸爸妈妈多陪陪我”。“我要让飞机飞得远远的!”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起纸飞机,在“3、2、1”的倒数声中奋力一抛。看着纸飞机掠过一排排课桌,孩子们的笑声像风铃般脆响。实践团成员谢如梦蹲下来和她击掌:“能说出烦恼,你已经很勇敢啦!”每一个分享的孩子都收获了“勇敢小勋章”,勋章在胸前闪着光,也在心里点亮了一盏灯。

课后,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的社区实习生也加入了交流,他翻看着孩子们的 “烦恼纸飞机”,忍不住赞叹:“本以为理工类高校的学生更擅长公式与电路,没想到能把心理课上得这么鲜活灵动!”
这场 “心晴小课堂”,不仅是一次情绪管理的启蒙,更是理工学子用跨界思维服务基层的生动实践。未来,重理工 “E学E行”实践团将继续带着专业与热忱,把更多“心灵魔法”带到乡村孩子身边,让每一颗童心都能在理解与接纳中,长出抵御风雨的力量。(通讯员 杨娇 沈相姗 谢如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