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袁隆平受聘为广东海洋大学特聘院士

http://guangdong.eol.cn/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广东站  作者:  2019-12-19  字体:  

  中国教育在线讯  12月18日上午,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基地,一场特别的聘任仪式如期举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从广东海洋大学党委书记曹俊明手中接过鲜红的聘书,正式受聘为广东海洋大学特聘院士。聘任仪式上,曹俊明为袁隆平院士颁发聘书并佩戴了学校校徽。聘任仪式由学校副校长高秀梅主持。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党委书记马国辉二级研究员出席了聘任仪式。广东海洋大学人事处、发展规划处、科技处等部门负责人以及农学院院长陈进军、广东海洋大学作物学科海水稻研究团队郑殿峰教授、郭建夫研究员、周鸿凯研究员、冯乃杰教授参加了聘任仪式。广东海洋大学校友、三亚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柯维耀应邀参加仪式。
  袁隆平在仪式上发言,他表示,很高兴受聘为广东海洋大学特聘院士。他希望能与广东海洋大学教授专家共同努力,研究选育耐盐碱高产水稻,并将第三代杂交水稻尽快应用到生产上,为国家粮食生产作出更大的贡献。他说,耐盐碱水稻品种很多,但是产量都不高,我们现在研究的耐盐碱水稻品种是杂交稻,利用杂交稻的杂种优势,让耐盐碱水稻的产量更上一层楼。初步已有一些品种,在盐碱地上的产量达到800公斤。利用杂交稻的杂种优势培育耐盐碱高产水稻,前途光明。袁隆平表示,能跟广东海洋大学的专家教授一道,继续为国家粮食安全做一些工作,感觉很高兴和满意。
  曹俊明在仪式上致辞表示,聘任袁隆平院士为广东海洋大学特聘院士,是关系广东海洋大学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广东海洋大学高质量发展史上的一大盛事,也是推动广东海洋大学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人才引育工程”落地见效的重大里程碑。他指出,长期以来,袁隆平院士对广东海洋大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等工作给予了悉心指导和热情关怀。近一年多来,在袁隆平院士、马国辉研究员等多名海水稻研究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广东海洋大学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滨海农业学科建设尤其是耐盐碱水稻的科学研究方面迈出了新步伐。他期待,袁隆平院士团队引领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相关学科和学术团队,为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仪式上,袁隆平院士还为“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华南中心”牌匾进行了题字。

曹俊明向袁隆平院士颁发聘书

曹俊明为袁隆平院士佩戴广东海洋大学校徽

受聘仪式现场

合影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指示精神,学校高度重视耐盐碱水稻领域的研究推广工作。今年5月,广东海洋大学主办了2019中国海水稻论坛,以本校海水稻(耐盐碱水稻)研究团队为依托,挂牌成立中国东盟海水稻研究院,聘任袁隆平院士为海水稻研究院荣誉院长。6月至9月,校长潘新祥四次率学校海水稻专家团与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骨干就共同推动“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华南中心的立项建设”进行了深入商讨、深入对接,在袁隆平院士的建议和支持下筹备建设“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华南中心”。

2019年5月 潘新祥为袁隆平院士颁发中国东盟海水稻研究院荣誉院长

2019年5月 中国东盟海水稻研究院正式揭牌

2019年6月 潘新祥率队拜会袁隆平院士并达成合作意向
  中心的成立,对广东融入国家海水稻和杂交水稻研究体系、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均具有重要意义。中心将以海水稻育种为重点,在进行海水稻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的选育的同时,进行海水稻分子技术等基础理论研究,进行海水稻亲本繁殖、杂交制种、高产栽培等配套应用技术研究及海水稻示范推广,进行海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与鉴定等研究。中心将发挥强强结合优势,大力促进海水稻品种选育、品种鉴定、优质高产攻关等领域联合开展科研平台建设、项目申报与实施、成果推广与报奖等工作。
  广东海洋大学海水稻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是该研究领域的先行者,研发工作捷报频传。周鸿凯教授团队承担的项目在雷州海红香稻种植示范基地的产量再创新高,亩产突破400公斤。特聘讲座教授陈日胜海水稻种植团队在台山南丰村“盐碱变良田”,广东首块海水稻田亩产突破450公斤……。张建中、方良俊、郭建夫、周鸿凯、郑殿峰及陈日胜等一代代海大人坚守保障国家粮食与耕地安全、振兴乡村盐碱地稻花飘香的初心,从海水稻种质资源、遗传育种、生理生态调控、生态高值种养等领域,几十年如一日开展海水稻研发。陈日胜教授1986年发现了第一株野生海水稻“海稻86”,被袁隆平院士评价为继杂交稻之后水稻行业的又一次重大革命性突破。在方良俊教授的率领下,耐盐水稻研究团队1996年采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培育出耐盐、抗倒伏、高产、优质的“海红11”、“海红12”。经过20年的努力,周鸿凯教授所在的研究团队于2007年获得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耐盐碱水稻,并在湛江沿海被盐碱化农田推广应用。现在,被盐碱化的农田得到了修复和改良,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并促进了粮食增产增效。
  来源: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学校查询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