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广西建院“缮居匠师”团队:四年匠心筑就守护乡村安居梦
2025-07-28 17:12:00
中国教育在线广西分站
  炎炎夏日,广西大化、都安瑶乡的村寨里,一群头顶草帽,身着“广西建院”社会实践队T恤衫的青年格外忙碌,他们是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缮居匠师”助力乡村生态宜居实践团的成员。近日,这支已连续四年入选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团队并获得“优秀团队”称号的队伍,再次深入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的吞依村、什陇村等5个村屯及都安瑶族自治县加范村,开展以守护农房安全为目标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这不仅是又一次青春奉献,更是该团队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全国乡村振兴“笃行计划”示范项目等多项国家级荣誉后的持续深耕。
  “1+1+3”模式成熟运转,守护千家安居
  “缮居匠师”助力乡村生态宜居实践团依托建筑类专业优势,创新构建了聚焦“农村低收入家庭”、联动多方组建“公益联盟”、开展“政策宣讲+漏水修缮+技能培训”三项行动的 “1+1+3”服务模式。四年来,这支由550余名师生接力参与的队伍,行程累计超一万公里,足迹遍布广西63个偏远村落。实践团已为超过1000户村民修缮漏水房屋1200余栋,显著改善了7300余名村民的居住条件;开展房屋修缮技能培训79余场培训乡村“土工匠”900余名,发放标准修缮手册5000余册,为乡村留下了“带不走”的技术力量。
广西电视台报道实践团历年开展服务情况
  精准调研,专业修缮,回访印证长效
  在今年的实践中,实践团在当地村委和驻村第一书记支持下,对自建房渗漏问题进行了专项调研。数据显示,近六成受访村民房屋存在渗漏,近九成缺乏基本维缮知识。队员们将这些详实数据形成报告,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
实践团成员在加范村驻村第一书记带领下走进村民家中调研房屋漏水情况
实践团成员入户调研村民对自建房相关政策的认知情况
  面对村民急迫的漏水问题,队员们顶着酷暑,熟练运用成熟的 “三步修缮法”(清基、贴覆、涂浆),一丝不苟地为69户村民解决了困扰。一位老大爷看着焕然一新的屋顶感慨:“前些年你们学校的学生修过后,再没漏过!今年又来了,手艺好,我们信得过!”村民们的认可是对团队专业能力和四年如一日坚守的最高褒奖。
实践团赴大化瑶族自治县吞依村等村屯开展农房屋顶修缮服务
  政策普及与技能培训并重,激活乡村内生动力
  实践团深知“治标更需治本”,他们与当地村委共建,举办规范农村建房相关政策法规知识宣讲会,通过案例警示、流程解读、现场答疑,提升村民规范建房与安全意识。同时,针对技能短板,开设“农村自建房漏水修缮建筑工匠技能培训”,现场传授标准化流程和关键技术。一位参与培训的村民工匠主动提及:“前几年学的方法,村里有人用了,效果真行!”这印证了团队 “技能下乡”策略的长效性,助力乡村培育了自我维护的“造血细胞”。
实践团举办规范农村建房相关政策法规知识宣讲会
实践团面向村民开展农村自建房漏水修缮建筑工匠技能培训
  风雨无阻的“售后承诺”,打造社会实践“金名片”
  “修好了能管多久?”——这是村民最朴实的关切,也是团队衡量自身价值的标尺。带队教师曾小贵表示:“修缮不是一锤子买卖,我们要对每户修缮过的房屋负责到底。”“缮居匠师”团队用一项风雨无阻的“售后承诺” 作出了响亮回答:坚持年度回访。队员们带着专业工具重返曾经服务过的村庄,逐一检查修缮效果,认真听取村民反馈,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完善维护。回访中,一位大娘拉着队员的手,指着自家干爽的屋顶欣慰地说:“前年你们几个娃娃来修过后,再大的雨都没漏过一滴水,效果真的好!”村民们质朴而真挚的感谢和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修缮成果,让“广西建院”的专业形象和“缮居匠师”的服务品牌在乡亲们心中深深扎根。这份扎实的行动力和对承诺的坚守,赢得了村民的深度信任,也使其修缮方案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成熟。370余封村民自发书写的感谢信,是这支队伍最珍贵的勋章。
实践团成员回访都安瑶族自治县加范村村民了解修缮房屋后续的维持情况
大化瑶族自治县什陇村村民手写感谢信赠予实践团
  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这样的实践能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切实行动,只要大山里的房子还需要修,我们的脚步就不会停。从2021年起步,到如今硕果累累、模式成熟、广受认可,“缮居匠师”实践团已成为广西建院青年学子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张闪亮名片。他们用专业匠心守护千家农房安全,用技能修补了乡村振兴路上“最后一公里”的民生短板,也将继续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坚定前行,让青春在服务乡村建设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实践团合影
  (作者:黎丹 李彤 伍梓萱  来源: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