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晚8时,“文明互鉴・多彩合鸣”——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演出在贵州省贵安新区云漫湖公园露天草坪精彩上演。
本次活动由中国——东盟中心、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贵州文化演艺产业集团、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秘书处办公室、贵安新区管委会、贵州大学等单位承办,并特邀来自东南亚国家的艺术演出团体以及国内外高校代表共同参与,旨在通过文化艺术这一“世界语言”,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民心相通、文明互鉴,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演出以“文明互鉴・多彩合鸣”为主题,围绕“听见大地的声音”这一主线,通过“序+上篇+下篇+尾声”四大板块层层推进,分别为序章《大地初声》、上篇《风骨黔行》、下篇《万物生光》、尾声《梦扬未来》,构建起一场从自然回响到历史回声、从人文之韵走向多元一体的艺术旅程。
序章《大地初声》中,乌江船夫号子作为开场,象征着贵州山河文明从自然深处缓缓奏响,不同文化纹饰的桨齐力向前,寓意贵州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与东盟国家开启文化互鉴的新篇章。上篇《风骨黔行》则通过古典舞、京剧、地方戏剧、杂技等艺术形式,展现贵州文脉传承与时代发展的交响画卷,同时融入东盟国家的文化元素,凸显贵州与东盟国家在教育、历史、艺术等方面的深厚联系与互动。
下篇《万物生光》通过侗族大歌、苗族舞蹈、多民族歌舞及杂技表演,展现新时代贵州山地生活的和谐美好图景,以及各国在文化交流中追求和谐共生、创新发展、美美与共的共同愿景。尾声《梦扬未来》以全场大合唱收束,象征民心相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社会根基,充分展现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的“贵州力量”,以及中国与东盟友谊长存、未来共赢的美好期盼。
整场演出立足贵州文化的广度与深度,通过地域特色展示、情感深度挖掘与精神境界升华三重艺术递进,强调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本土与国际的交融、个体情感与集体精神的统一。在舞台呈现上,充分考虑露天广场的空间特性与公众参与性,融合群舞、杂技、京剧、黔剧、多媒体交互等多种艺术手段,打造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兼备的文化盛宴,全面展现“多彩贵州”的时代风采与文化魅力。
此次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演出,不仅是一次高水平的艺术展示,更是一次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盛会。通过这场演出,将进一步增进中国与东盟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深厚情谊,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谱写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新篇章。
此外,本次东盟教育交流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系列活动还将全面整合文化、艺术、美食和休闲元素,精心打造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会。除主体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演出外,农特产品展销、湖畔音乐会、民俗文艺快闪、木偶剧表演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配套活动也将有序展开。这些活动覆盖非遗展示、民俗表演、市集展销、亲子互动、露营休闲等多个领域,形成了“白天看展、晚上看戏、周末露营、全家参与”的全方位文旅体验。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