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硕果盈枝。9月21日上午,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在运动场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总结表彰大会(开学第一课)。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民办高校党组织书记、学校党委书记邓维实出席并讲话,校长唐建荣致辞,南明区人武部上校部长王子规,承训部队带队干部,党委副书记詹凯,常务副校长余图军,副校长罗卫东,财务总监周文娟,纪委书记黄晓儒,校长助理、数字传媒学院院长李锐锋,党委委员、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曹彩霞等领导出席大会,学校各处(室、部门、中心)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所有新生辅导员以及2025级全体新生共计4000余人参加此次大会。
升旗仪式
在庄严的升旗仪式中,大会正式拉开帷幕。国旗护卫队步履铿锵,护送国旗入场。全场师生齐声高唱国歌,面向国旗行注目礼,场面庄重而热烈。
党委书记邓维实讲话
在典礼上,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民办高校党组织书记、学校党委书记邓维实发表题为《青春逐梦风正劲 奋楫扬帆启新程》的讲话,为2025级新生讲授了一堂生动的“开学第一课”。他从三个方面对全体同学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在勤学苦读中追逐青春梦想。他指出,同学们要坚持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之中,不断培养家国情怀,以“小我”成就“大我”;要以开放视野拥抱时代发展,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既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要以专业本领筑牢奋进之基,珍惜学校优质资源,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成为行业未来的“领跑者”。二是练就过硬本领,在经受考验中不断超越自我。他强调,全体同学要在挫折中锻造“逆商”,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直面困难,愈挫愈勇;要在团队中凝聚力量,善借集体智慧,在协作中共创卓越;要在自律中成就卓越,将军训纪律内化为阅读、运动等良好习惯,摒弃“躺平”心态,以扎实行动成就更好的自己。三是勇担历史使命,在奋力拼搏中书写时代华章。他勉励全体新生要以实际行动担当使命,争做“起而行之”的行动派,以“大学成长清单”规划未来,用实践浇灌收获;要争做“敢为人先”的创新者,在勤学苦练中捕捉灵感、创新思维;要争做“崇德向善”的有道人,秉承学校“明理厚德·崇实担当”的校训精神,在攻坚克难中精益求精,在一点一滴中提升自我,用实际行动展现出新时代青年应有的风采。
校长唐建荣致辞
唐建荣在致辞中引用王阳明先生“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的八字箴言,强调“立志”是成长的起点,唯有树立远大理想,才能锚定人生方向;“勤学”是进步的阶梯,要通过持续积累不断提升综合素养;“改过”是自我革新的勇气,要在反思中实现超越;而“责善”则体现为胸怀与担当,应在互助中共促成长。他期望同学们将“知行合一”融入日常,在实学实干中追求卓越。面向即将开启的大学四年,他提出三点希望:一要养成锻炼习惯,以强健体魄支撑全面发展;二要积极应对挫折,培养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三要坚守“做好人、行好事”的道德准则,明辨是非、知错能改,在价值选择上行有所止、心有所守。他特别指出,“厚德”是立身之本,鼓励同学们涵养宽广格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始终胸怀家国、不忘初心,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在激昂的军乐声中,护旗方队率先经过主席台,各受阅方阵步伐整齐、口号嘹亮,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严整的军容展示军训成果,展现出2025级新生昂扬向上的青春风貌。
詹凯宣读《关于表彰2025级学生军训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的决定》,表彰7个先进连队,7名优秀指导员,8名优秀教官和400名优秀学员,与会领导为获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颁发荣誉奖牌和证书。
此次受到表彰的有:一营四连等7个先进连队,张滔等7名优秀指导员,郑永等8名优秀教官,高若霖等400名学生。
副校长罗卫东向承训部队赠送锦旗
副校长罗卫东代表学校向承训部队赠送锦旗,对承训部队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承训教官的辛苦付出表示衷心感谢。
南明区人武部上校部长王子规讲话
南明区人武部上校部长王子规在讲话中高度赞扬了同学们在军训中展现出的“坚持、团结、传承”的优秀品质,勉励大家将军训中锤炼出的纪律意识、拼搏精神和集体观念,转化为今后的学习动力、奋斗信念和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矢志强国建设。
信息工程学院教师代表常兵发言
信息工程学院教师代表常兵围绕“慎始敬终,知行合一”的主题,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体会。他提出,要从“学会”走向“会学”,实现学习思维的革命性转变;要超越具体方法,着眼于学业规划,完成个人发展的战略布局;要在亦师亦友的互动中,构建教学相长的共同体,共同追求进步与成长。
“我们要牢记校训精神,立足专业、知行合一,以实干为舟、以担当为桨,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青春篇章。”6名新生代表在发言中说道。
全体人员合唱《强军战歌》
鹏程万里风正劲,青春扬帆正当时。典礼尾声,全场师生齐声高唱《强军战歌》,铿锵旋律激荡热血,嘹亮歌声响彻云霄,大会在雄壮而激昂的合唱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