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9月10日中午,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2025年教师节表彰暨师德师风建设大会。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民办高校党组织书记、学校党委书记邓维实出席并讲话,校长唐建荣致辞,党委副书记詹凯,副校长罗卫东,副校长杨波,财务总监周文娟,纪委书记黄晓儒,校长助理、数字传媒学院院长李锐锋等领导出席大会,学校各处(室、部门、中心)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共计300余人参加此次大会。
贵科学子献唱歌曲
贵科学子用婉转深情的歌声拉开大会的帷幕,他们用《送你一朵小红花》为全体教师献上节日的祝福,以深情的演绎热情讴歌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现场瞬间被温暖而真挚的氛围包裹。
党委书记邓维实讲话
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民办高校党组织书记、学校党委书记邓维实作题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以实际行动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讲话。他向全体教职工致以节日问候,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他指出,全体教职工要筑牢思想根基,不断增强理论学习的深度,努力做到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要聚焦工作实践,着力拓展知行合一的维度,主动将党的创新理论与本职工作深度融合;要发挥示范效能,切实提升思想引领的力度,以自身真学实做的行动自觉,成为带动广大师生增强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主动性的“领航者”,切实凝聚起推动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二是突出问题导向,切实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要压紧压实工作责任,让纪律制度“长牙齿”,努力构建风清气正的校园工作环境;要严格遵守准则底线,坚持做到举一反三,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以德立身施教,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确保党和国家建设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三是聚焦主责主业,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要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陶冶道德情操,坚守师德师风,维护教师良好形象,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要涵养扎实学识,持续提升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服务;要勤修仁爱之心,真诚关爱学生成长,让学生在温暖中感受教育的力量,激发学习兴趣与内在动力。
会上,邓维实代表学校党委与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此举既是学校党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压实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的关键举措,也是以制度形式明确育人责任、强化价值引领的具体实践。
校长唐建荣致辞
唐建荣回顾了一年来学校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领域取得的显著成绩,并梳理了各项突破与亮点。他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和弘道追求六大维度,阐述了校训与教育家精神的融合之道,并号召全体教师要充分发扬教育家精神,将总书记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他立足学校的办学实际与发展定位,强调在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学校要充分发挥体制机制灵活、反应迅速的优势,在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优化学科结构、激发创新活力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努力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委副书记詹凯领誓重温教师誓词
会上,詹凯带领全体教职工重温教师誓词,铿锵誓言传递出贵科教师坚守初心、担当使命的坚定信念。
副校长罗卫东宣读表彰决定
罗卫东宣读了《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关于2025年教师节表彰的决定》,对2024-2025学年度表现优异的35名教师和7个教师团队予以表彰。
此次受到表彰的团队有:在“2024年贵州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中,荣获省级一等奖的曹彩霞教师团队,荣获省级二等奖的常兵教师团队,荣获省级三等奖的唐建荣教师团队和王建山教师团队;在“第五届贵州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省级二等奖的刘琦教师团队和蒋燚教师团队,以及荣获省级优秀奖的黄淑芬教师团队。
受到表彰的个人有:荣获2024年贵州省普通本科高校“金师”教学名师荣誉称号的向泓兴老师;荣获“优秀教师(十佳教师、校级名师)”荣誉称号的黄粤豪等10名教师;荣获“优秀教师(十佳教师、校级名师)提名”荣誉称号的周静等4名教师;荣获“本科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荣誉称号的张涟英等10名教师;荣获“第四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二、三等奖的乔洪波等10名辅导员。
此外,大会还为万发捷、朱兆庭、杨振亚三位“荣退教师”颁发了荣誉证书及奖金,以表彰他们多年来对学校的辛勤付出。
新进辅导员侯超发言
新进辅导员侯超代表全体新进教职工发言。他表示,将在新的岗位中不断坚定育人信念、持续精进业务、用心关爱学生、主动担当奉献,以主人翁姿态积极融入学校发展,努力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贵科人”,为学校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