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健康职业学院中医药学系创新创业团队再次走进牛郎镇润桃食品有限公司——市级非遗“桐壳碱面条制作技艺”传承基地,旨在深化校地合作,赋能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
在第五代传承人田长明的带领下,师生们沉浸式探寻桐壳碱面条蕴藏的文化密码与“药食同源”的健康宝藏。师生们亲身体验了和面、擀制、切条、晾晒的全套工艺。通过“看、做、尝、悟”的多维实践,激发了我系学子的专业热情与创新灵感。
长期摄入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易导致体液偏酸,而碱性食物代谢后产生的碳酸氢盐可中和酸性物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疲劳、改善亚健康状态,使人体自身酸碱调节系统起主导作用。同学们在真场景教学、深层次感知中,亲手辨识、品尝工坊使用的本地特色草药,将课本上“药食同源”的理论转化为真切体验,从面条成分与健康功效的科技解析,到工艺升级、新品研发及文化营销,为今后的创业项目奠定基础,走出一条专业赋能非遗振兴的道路。
“这根面条绝不仅是一碗面!”一位同学在现场激动地表示,“它承载着苗乡记忆,更是一座‘药食同源’的健康宝库。这让我们看到,所学专业能在大地上扎根、发光!”此次探访是学院推动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
传承人田长明高度赞赏师生的热情与专业视角:“看到大学生们用中药学知识挖掘老手艺的新价值,这正是我们最需要的‘新鲜血液’!他们的活力,让这项非遗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充满希望。”
创新创业团队负责人强调:“将课堂搬进工坊,在实践中激发创造力,实现‘学不离用、学即能用’,培养于己于社会有用之才,是创新职业教育模式的核心。
据悉,贵州健康职业学院中医药学系与润桃非遗工坊的合作迈入深耕阶段。以大学生创业基地为平台,以专业知识技能为支撑,一场融合现代职教、非遗活态传承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创新实践,正在黔东大地蓬勃展开。古老的桐壳碱面条,在青春智慧与科技力量的共同守护下,必将散发出愈加浓郁的“药香”与属于这个时代的璀璨芬芳。
(贵州健康职业学院:李欣)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