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寻乌蒙地区文化根脉,助力非遗传承,2025年07月12日,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5年暑期“三下乡”乌蒙深处•文脉传乡——“春晖行动,风筝计划”研学实践团队奔赴六枝梭戛高兴村,开展文化传承实践活动,以青春之力续写文化传承新篇章。
车刚到村口,便被村委会领导和身着盛装的小朋友热情感染。在村委会领导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中,实践团悄悄拉开了本次活动的帷幕。
为深入了解当地文化传承的现状与需求,活动特别设置了采访交流环节。实践团志愿者与社区居民代表中的老人和儿童围坐一起,展开面对面的深入交谈。大家围绕传统技艺的传承困境、民俗文化的延续方式以及孩子们对本土文化的认知与学习需求等话题,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这一环节不仅高效收集到第一手鲜活的文化传承资料,更真切倾听了基层在文化传承方面最真实的心声,在面对面交流中,建立起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共情,也明晰了青年一代守护文化的责任。
在文化传承实践中,社区老年群体与少年儿童成为串联文化记忆的特殊“纽带”。实践团志愿者以文化为桥深度联结,围坐在老人身旁,听他们用饱含岁月韵味的声音,讲述着乌蒙大地上口耳相传的古老传说,代代沿袭的民俗传统,那些沉淀在时光里的文化片段,借由对话在年轻志愿者与老人间静静流淌;在与孩子交流时,实践团志愿者结合调研深度挖掘的民族歌舞韵律、非遗技艺巧思,用童趣化的方式表达分享乌蒙文化的魅力,引导孩子们诉说着对本土文化的好奇与懵懂认知。在这一老一少的互动场景里,实践团志愿者搭建起文化传承的代际通道,让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与乌蒙文脉传承的使命相融共生,用有温度的行动让乌蒙文化记忆在代际关怀的陪伴中,持续焕发出新的生机,赓续传递着优秀民族文化。
下午探访了贵州梭戛生态博物馆——中国首座生态博物馆。探秘之旅从龙戛老寨(又称高兴老寨)开启,在梭戛生态博物馆实践团志愿者深入了解了箐苗(长角苗)的独特风情与文化,包括服装头饰、婚恋习俗、丧葬信仰,以及背水、跳花坡等民俗活动,还探访了象征美好生活的幸福泉。
随后,团队跟随王昕老师、郭频鸽老师一同前往梭戛生态博物馆资料信息中心。在这里,志愿者参观了象征着国际友谊与合作的中挪友谊树(标志着中挪两国共同建立友谊的博物馆)。讲解员引导我们步入长角苗文化展示厅,系统地从长角苗的历史、文化、艺术、生活等各个方面给我们讲述了这一民族的独特文化。
此次系列活动主题突出、形式多样、覆盖面广,有效传递了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探访了中国生态博物馆事业的发源地——梭戛生态博物馆,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活动得到了参与群众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社会反响良好。
在六枝梭戛高兴村的这次活动中,实践团志愿者感受到了长角苗文化的质朴与鲜活,她们指尖的刺绣、手工缝制的衣物,都是文化最生动的载体。同时也领悟了到文化传承不是屋里摆着的老物件,而在日常的延续中,是老辈的言传身教,是年轻人接过的那份坚守,唯有融入生活,才能让传统真正“活”下去。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