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行走的思政课":困牛山红军精神激励青年学子
2025-07-16 15:32:00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近日,石阡县龙塘镇困牛山村红军学校3楼党员活动室,铜仁幼儿师专暑期三下乡学子们围坐在一起,聆听困牛山村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国玉上党课,一段跨越90年的血色记忆与当代少年的命运在此交织。  

  张国玉的讲述从1934年的枪声开始。她的祖父张朝贵,当年仅有十来岁,目睹了红红六军团18师52团当年浴血鏖战过的石阡县龙塘镇困牛山村:敌军裹挟百姓为“肉盾”,红军战士为不伤及百姓,毅然朝天鸣枪,最后在悬崖边砸毁武器,高呼“宁死不伤百姓,宁死不做俘虏”,他们三五相拥,从70余米高的虎井沟悬崖纵身跃下。“整个山涧的河水都被染红”,情到深处,张国玉的嗓音因激动而微颤,提及祖父临终前的呢喃,她数度哽咽。她凝视着孩子们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那些跳崖的红军战士,平均年龄还不到20岁,她哽咽说到他们都是些娃娃呀”。他们用生命告诉我们:“信仰比生死更重,人民比个人更贵。”山风拂过,纪念碑前的松涛声仿佛历史的回响。

张国玉为志愿者讲述困牛山故事

  面对莘莘学子,张国玉的嘱托恳切如良师,读书是新时代的“枪”与“犁”,“当年红军用枪开辟生路,今天你们要用书本点亮未来。”她以村中红军学校为例——200多名孩子读红书、走红路,在镌刻战斗路线的围墙下晨读,将英雄之名刻进心间。“我嫁到困牛山这些年,最痛心的是当年没有读书。”她含泪望向学生,“你们坐在明亮的教室,是先烈拿命换来的福分!珍惜每一个字、每一堂课,将来用知识带领家乡走得更远。讲话尾声,张国玉指向烈士陵园365级青石台阶——那里记载着红军长征的每一天,也隐喻着奋斗的永续攀登。她说:《重阳节之夜》,村民们在悬崖边烧香纸祭奠烈士,青烟袅袅为英魂引路。“烛光会灭,但精神之光永不熄灭。你们就是下一束光!你们就是传承。

动情之处,张国玉泪如雨下

  学生余沁雯动情分享道:“坐在困牛山红军学校的板凳上聆听红军故事,那种震撼直击心灵。”张国玉用质朴的乡音讲述着当年的壮烈,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千钧。当听到红军战士舍生取义的情节时,在场的同学都红了眼眶,哽咽得说不出话来。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动,远比任何影视作品都来得真切、深刻。

  夜色渐深,纪念碑前仍有少年久久伫立,山风扬起他们的衣角,恍若与历史中的年轻身影重叠。这场讲话无PPT、无讲稿,唯有一名村支书、数名三下乡教师及学子作证。当纪念碑上“甘溪死难烈士永垂不朽”的金字浮现脑海,当“珍惜读书机会”的叮咛与“宁死不伤百姓”的呐喊共鸣,困牛山精神完成了最动人的传承——它不在展柜中,而在奋斗者的掌纹里、求学者的笔尖下。

志愿者认真听讲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