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校联动!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行走的场馆思政!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3月13日下午,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携手襄阳市昭明小学,在襄阳市博物馆开展了一场以步履丈量千年史册的思政课。通过馆校联动进一步推动了大中小学思政课“阶梯式”育人,促进了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融合,让千年古城的历史文脉化作滋养青少年的精神活水。
聆听历史之声:博物馆里的跨学段对话
穿梭文物长廊,对话千年文明。当踏入襄阳博物馆的那一刻,仿佛开启了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大门,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们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穿梭于各个展厅。从史前时期的古朴石器,到秦汉时期的雄浑简牍;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烽火印记,到隋唐宋的繁华遗珍,再到元明清的岁月沉淀,4000 余件(套)文物精品逐一呈现在眼前。学生们如同置身历史长河,亲眼见证历史名城的发展脉络,聆听着文物背后那无声却震撼人心的传统之声,深刻感受到襄阳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
共上思政大课:青铜瓷器上的文明解码
寻根荆楚文脉,铸魂民族基因。实地参访后,何老师摆脱传统说教模式,依托馆内丰富文物资源,将思政课堂巧妙地融入博物馆的展厅之中,以文物为教材,以历史为线索,生动地讲授了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伟大历史。通过何老师的讲解,学生们解码了青铜器上铭刻的先秦智慧,探寻了书画作品中蕴含的文人风骨,体悟了陶瓷技艺承载的匠心精神,感受了民俗展品反映的世代传承,这场知识的盛宴让学生们目不暇接。此刻,思政课不再是干巴巴的理论,而是化作鲜活的文化力量,点燃了学生们对中华文明的传承火种。
激扬青春星火:隆中对里的新时代回响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活动的尾声,师生们一起畅谈了自己的参观感受和学习收获。大学生们以更为成熟的视角畅谈对历史担当与时代责任的理解,小学生们则用纯真质朴的语言分享着文物带来的新奇与震撼。各学段学生之间不同观点的相互交织,促进了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融合,那份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愈发深沉,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与认同感愈发坚定。学生们纷纷表示,将把这次参观的感悟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用实际行动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行走的场馆思政”活动,以襄阳博物馆为依托,构建了“场馆+课堂+社会”的三维育人生态,是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的生动实践。深度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打破校园壁垒,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串珠成链,从文物典藏跨越为精神摇篮,让思政课真正走出教室,与现实相拥,与时代同辉,为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筑牢了坚实根基,为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讯员:冯海茹)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