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文华学院长枫支教队用英语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5-08-03 16:50:00
作者: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感。近日,文华学院长枫支教队一一老师和妮妮老师相继开展了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英语课,带领学生用英语的视角打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丽大门,学会优秀传统文化的别样表达,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颖的方式走进课堂,走进每个学生心中。
  生肖谜语:在猜谜中读懂生肖文化
  “Orange and black,strong and confident——It's a tiger!”一一老师的《What am I》课堂上,孩子们举着老虎卡片齐声应答。这门以十二生肖为主题的课程,用趣味猜谜串联起语言学习与文化认知,让原本抽象的生肖符号变成了可触摸的学习伙伴。
  课程通过“特征描述+文化标签”的教学模式层层递进:描述“long tail,sharp teeth”引导学生猜出老鼠(rat),同步讲解其“clever and hard-working”的象征意义;孩子们在“猜动物”游戏中自然掌握“I have...”“I am...”等基础句式,更在对比“ox(勤劳领导力)”“dragon(威严吉祥)”等特质中,理解生肖文化里的精神内涵。一张张小卡片上,英文单词与汉字生肖并列,成为文化沟通的直观桥梁。
  春节课堂:在互动中触摸节日温度
  妮妮老师的《Happy New Years》课程,将春节文化拆解为可感可学的互动模块。从“上古岁首祭祀”的简易英文解说,到“make dumpling”“set off fireworks”等习俗短语的情景演绎,课堂变成热闹的“文化体验馆”。
  在“你画我猜”环节里,学生们比划着“舞龙(play dragon dances)”的姿态,争猜“收红包(get red packet)”的表达,用肢体语言打通中英理解壁垒。双语祝福语学习更让传统智慧焕发新彩,“恭喜发财(Wishing you prosperity)”“吉祥如意(Everything goes well)”的跟读声中,孩子们不仅记住了短语,更体会到祝福背后的人情暖意。课程最后,学生们用彩纸制作简易灯笼,贴上“Happy New Year”的手写祝福,让学习热情升温。
  这两门课程以“小切口”展现文化“大内涵”,让英语学习成为理解传统的新路径。支教老师们发现,当孩子们能用英语向来访的志愿者介绍“我的生肖是龙,它代表力量”,当留守儿童在视频里给打工的父母说“春节要吃dumpling,像你们包的那样”,语言就不再是简单的工具,而是成了连接传统与当下、个体与家国的纽带。(通讯员:肖杨 雷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