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校友周德权设立“德力辉自强自律”奖学金
2025-10-14 10:24:00
作者:
  10月11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体育学院在晨光湖畔东山厅举行“德力辉自强自律”校友奖学金表彰座谈会。2013届校友、武汉德力辉商贸有限公司创办人周德权捐资5万元设立专项奖学金,现场资助21名学弟学妹。“十余年来,母校的包容与信任一直激励着我。我永远记得李鹏根老师的教诲、谭玉春辅导员的关怀,以及学校给予我的支持。这份恩情是我前行路上的不竭动力。”周德权在座谈会上动情地说。
  周德权是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体育学院2013届毕业生,现任武汉德力辉商贸有限公司创办人。该公司以润滑油脂销售为核心业务,近年来每年保持30%以上的稳健增长。座谈会上,周德权与学弟学妹们亲切交流,分享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创业历程及人生感悟。
  2009年刚入学时,因“个子矮、无特长”感到自卑的周德权,选择以网球突破自我。在尚无专业课程和校队的条件下,他自学三个月却屡屡受挫。直到遇见刚入职的网球教师李鹏根,才开启专业训练之路。
  李鹏根的悉心指导让周德权球技突飞猛进。大三暑假,他在李鹏根的推荐下赴武汉体育学院集训,由于是“编外人员”,他只能趁着专业队员睡觉的空当借场地,在每日凌晨和正午训练。武汉的夏天酷暑难耐,但他没有一天偷懒过,这次集训不仅奠定了省运会参赛基础,更锤炼出独立意志与拼搏精神。在湖北省大学生运动会上,他与搭档以弱胜强击败中南民族大学专业组合,这场胜利让他深刻领悟:“只要有信心、肯努力,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李鹏根老师“由简入奢易,从奢到俭难”的箴言让他终身受益,创业后始终保持节俭本色。同时,谭玉春辅导员的心理疏导则帮他彻底走出自卑。在校期间,他通过开水店、卖袜子赚取第一桶金,还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助学金,以及11000元学费延期资助,这份信任成为他前行的动力。
  2013年,刚毕业的周德权受父亲启发投身润滑油脂销售行业,创办武汉德力辉商贸有限公司。创业初期曾亏损20余万元,2018年因管理不善遭遇团队解散,但他凭借“被信任是最大资本”的信念重新组建团队,如今公司年增长率稳定在30%以上。周德权表示,未来将推动公司上市,持续反哺母校与社会,让“自强自律”精神激励更多学子。
  座谈会上举行捐赠和颁奖仪式。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校友总会会长孔德文代表学校接受周德权校友的捐赠,并向他颁发捐赠证书。随后,孔德文与周德权共同为体育学院学生陈小小颁发“特殊奖学金”及1万元奖金;党委常委、校长助理余仕良,体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李付宝,校友办副主任宋娟分别为王华丽等20名同学颁发“优秀奖学金”及2000元奖金。
  孔德文在讲话中指出,好老师是学生成长路上最美的遇见,更是学生前行的引路明灯。周德权校友的成长成才历程,充分彰显了李鹏根、谭玉春两位老师“爱生如子、全程育人”的师者情怀——他们不仅在周德权在校期间悉心指导,更在其毕业创业后持续跟踪帮扶。全校教师要以两位老师为榜样,将育人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他强调,“自强自律”是周德权校友践行学校“自立自强、创新创业”校训精神的生动写照,希望受助学子珍惜荣誉、不负信任,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凝聚校友力量,深化校企合作,发挥校友育人功能,搭建更多校友与在校学生的交流平台,让校友资源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支撑。
  李付宝在致辞中代表体育学院对周德权校友的反哺之举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德力辉自强自律”校友奖学金不仅是对优秀学子的物质资助,更是校友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为学院学风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激励广大学子以优秀校友为榜样,在奋斗中践行自强自律的品格。
  周德权的授业恩师李鹏根在座谈会上深情回顾了其成长历程:“周德权的故事从不是‘天赋传奇’,而是‘选对路就坚持走’的真实写照。”他勉励在场学子:“不必畏惧起点平凡,找准方向就勇往直前;不必害怕困难阻碍,执着坚守终会迎来转机。每一步踏实奋斗的脚印,都是未来前行的底气。希望你们从他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在各自的赛道上无畏前行,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
  获奖代表陈小小在发言中眼含热泪表达对周德权学长的感恩之情。她坦言,自己虽出生于特殊家庭,但从未放弃奋斗,“学长的这份关爱如阳光般温暖,让我更加坚定了前行的方向。这份荣誉不仅是鼓励,更是责任,未来我定当努力学习,待学有所成,定将这份善意与温暖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座谈会上,高灿、郑安东、邓国韬等获奖同学还围绕“如何做好职业规划”“创业者须具备哪些核心素养”等青年学子关切的话题与周德权展开深入交流。周德权结合自身经历,用“明确目标不盲目、直面困难不退缩、保持学习不松懈”的创业心得,为学弟学妹们送上成长箴言,现场互动氛围热烈而温馨。(通讯员:罗安邦 谈宇锋 何金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