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赣南师范大学由曹鑫磊领衔的“大器晚橙”学生团队牵头选育的晚熟脐橙新品种“赣脐6号”通过农业农村部初审,其独特的南瓜状外观和优越的耐旱品质引起广泛关注,这一成果将助力解决我国脐橙集中上市导致的“丰产不丰收”难题。
中国脐橙种植面积超560万亩,其中赣南脐橙种植面积占1/3,是全国最大的脐橙主产区。赣南脐橙品牌价值高达691.4亿元,位居全国水果类地理标志品牌第一名,其种植规模及品牌价值持续领跑全国。
然而,赣南脐橙近年面临严峻产业挑战,中熟品种纽荷尔种植占比超90%,每年11-12月集中上市,导致市场供需失衡,果农面临丰产不丰收的困局。
赣南地区降雨集中,夏季存在长时间的干旱期。而现有晚熟脐橙品种不耐旱,导致脐橙在果实膨大期容易发生裂果,并且严重影响脐橙进行糖分积累,面临减产和品质下降的双重困境。
针对赣南脐橙产业瓶颈,“大器晚橙”团队在彭婷教授等指导下,从赣南本土丰富的柑橘种质资源中筛选优良芽变,结合分子标记辅助等育种技术,成功选育出“赣脐6号”晚熟新品种。该品种果皮带有凸起条纹形似南瓜,单果重250至300克,糖酸比低于纽荷尔脐橙,口感更佳,维生素C含量更高,营养价值更高,各项指标均优于传统品种。其成熟期为次年2-3月,避开脐橙上市高峰,接近春节上市,可以收购价显著提升为果农带来增收。
脐橙的繁殖方式为嫁接,而砧木是影响品种抗旱性能的关键。为解决晚熟脐橙不耐旱的共性问题,团队深入解析脐橙抗旱分子机制,挖掘抗旱砧木资源,通过宏观抗旱性能验证及基因层面验证,筛选出三湖红橘作为优质砧木。延长脐橙耐旱时长,解决了赣南地区夏季长时间干旱导致的减产和品质问题。
目前,学生团队累计申请植物新品种权1项、国家发明专利13项,发表论文4篇,构建完整技术壁垒。
“我们选育新品种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希望为脐橙‘集中上市’按下暂停键,从品种源头解决结构失衡的问题。”项目负责人曹鑫磊向我们介绍“在整个新品种选育的过程中,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不仅提供了实验室场地,而且无偿提供种质资源圃供我们开展砧木筛选和嫁接工作。”
项目指导老师彭婷教授表示,未来,团队将深化“育好种、育好木、育优苗”技术体系,依托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大规模新品种推广,将晚熟品种逐步推广至全国脐橙主产区,延长脐橙的鲜果供应期,助力脐橙产业升级,让科技成果真正扎根田间地头,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来源:赣南师范大学;作者:邵嘉雯 陈昶 谢元超)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