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留学爆料:日本的性与道德无关

http://liuxue.eol.cn  来源:  作者:青年参考  2009-01-16    

  很多人都认为日本人彬彬有礼,有人甚至说日本人不说脏话,不会骂人。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日语没有咒骂语?

  各种文化表达负面情绪的方式是非常多样化的。以日本人为例,许多撰文讨论咒骂的作者都宣称日本人不咒骂,日语没有咒骂语。当然,许多日本人一般都不愿承认他们的语言有咒骂的词汇。追问之下,他们可能会承认“恶い言叶”(坏字词)的存在,然后劝你永远别用那些字词。

  我的资料提供者之一是个娶了日本太太的英国男人,他拿我用来收集日语资料的问题去问妻子,她说她帮不上忙,因为她不知道任何日语的咒骂语。她说这话时可是睁大眼睛,一脸无辜相,尽管她丈夫完全清楚她的咒骂本领,而她也清楚他知道,因为他对此有第一手的经验。

  长期旅居日本的美国人杰克·西渥,对日本人和日语作了一番研究。他写道:“我非常不相信日本人没有互相侮辱的能力。最后我终于醒悟……(我遇过的所有日本人)都参与一项庞大的阴谋,阻止我们用他们的语言侮辱自己——也侮辱他们。”

  骂人方式颇为古怪

  一个非常普遍的说法是“まづい”,有点类似“哦!讨厌!”。比方你在公共场合,在一些正式文件上签名,结果写错字,于是你冒出这个人家听得见的词语,以表达你的情绪。这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别人明白你是在自言自语,不针对任何人。类似的用语还有“しまった”(要命)或“ちくしょぅ”(该死!)。如果你坐地铁坐到半路,才想起把一样重要的东西忘在家里;或者你正在开车,突然意识到有个轮胎爆胎了……这时候就可以用它。

  以侵略性的发泄词汇而言,日语也有大多数语言常见的焦点,如排泄物、性器官、性活动,包括(但并不比其他任何语言多)变态的性活动。

  日语也有其他语言常见的表达方式,如“他妈的滚开!”、“去被干吧!”、“你他妈完蛋了!”。此外,日本人也有他们独有的表达方式。他们显然不喜欢萝卜腿或O型腿的扁胸女人,还有老妇和老头,尤其是长得不甚美观、却握有某种权威的,特别容易被当成标靶。

  这些独有的表达方式,有些可能有辱骂意味,有些比较友善,有些如今已相当老式,有些带有轻微责备之意,比方母亲对孩子说话。这些词按字面意思翻译起来可能颇为古怪,如宇宙人(うちゅぅじん,外星人、异形)、こちしてやる(我要宰了你)、へそまがり(奇形怪状的肚脐/怪胎)。

  日本的性与道德无关

  已有人指出日本人对于性不像西方人那么执迷,态度较为坦率、现实。西渥说:“对他们而言,性与道德无关,并不带有邪恶的污名……”因此,很合理地,性在日语中比较不是禁忌,不像好几个世纪以来的英语。

  英语的“Bastard”(王八蛋)翻译成日语是“私生子”,但没有英语那种令人羞惭的污名。污名是存在的,但就跟很多其他日本事物一样,语言避免提及,于是它变成又一个无法启齿的词语。另一方面,代表乡下人的词(等于我们的“土包子”或“乡巴佬”)在日语中就有很强烈的意思。由于日语咒骂词翻成英语都显得温和,因此或许造成了日本人不咒骂的这种门外汉概念。

  至于所谓日本人不咒骂,或者日语缺乏咒骂语这种说法,我认为有欠研究。日前有人对日本典型的年轻大学生阶层作了份简短问卷,结果得到许多等同于“闭嘴”、“去死啦”、“下地狱吧”和“他妈的滚开”的词句,还有各种对年长者的辱骂词,尤其是对老女人,辱骂内容则涉及不守妇道或者臀部太大。

  最大的禁忌是无礼

  然而,若说日语不像英语这么需要咒骂语,这种论点也有其理由。首先,宗教的地位不同。基督教的上帝是信徒深深敬畏恐惧的对象,但日本传统的敬畏和畏惧则分散于许多不同的神袛之间,使宗教影响力大为减弱,而这也反映在什么事物被视为禁忌上。事实上,战后日本社会愈来愈世俗化,意味着宗教如今的影响力甚至比以前更小。

  然而,这并不是说日本人就没有禁忌。他们最大的一项禁忌就是无礼或侮辱。“坏语言”这个词事实上指的是“无礼的语言”。一位研究日本语言及文化的专家曾告诉我,日语的咒骂就是打破礼貌的禁忌,而在日语中,要打破这项禁忌有很多很多种方式。正因为日语自有其特定的、符合内部逻辑的方式可以表达无礼和侮辱,因此就不需要那么多自成一类的咒骂词。然而,这绝不等于“日本人不咒骂”。

高考后留学?出路?!免费咨询热线:010-58443520

考试培训小助手

本科留学qq:436560382

研究生留学qq:437946603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