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节日介绍
http://liuxue.eol.cn 来源: 作者: 2009-01-09 大 中 小
差不多每一个月里都有节日,这是新加坡节日跨度上的一个特点;很多东南亚国家的人都能在新加坡找到属于自己国家的节日,这是新加坡节日的又一个特点。
有人说在新加坡生活是非常快乐的,因为每隔几天就有一个节日,而且节日与节日之间的性质和庆祝方式都非常不一样,每一个节日都能给人新鲜感,所有的人都能因为节日而变得更加快乐。
因为新加坡华人占大多数,所以中国人的节日在新加坡是最受重视的,从农历新年到思念亲人的中秋节,几乎都原汁原味,与中国国内如出一辙。其他如马来、印度等国家的节日也都能在新加坡找到。
下面是新加坡一些重要的节日:
农历新年(CHINESE NEW YEAR)
农历新年来临之际,牛车水(Chinatown)沿街彩灯高悬,一派繁荣景象。这时,小摊贩们也开始出售各种传统节日礼品,如嫩柳、小橘树、梅花以及各种风味小吃,如肉干。象征着吉祥的红色和金色装饰在商店里随处可见;舞龙狮的敲锣打鼓声震耳欲聋。除夕夜,华人家庭都会聚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在新年的第一天(即农历正月初一),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一个红包和代表好运的金橘。
每年农历新年会举行春到河畔迎新年 (Singapore river Hong Bao)。开幕前,五颜六色的烟花将夜晚的天空装扮得绚丽多彩。其它饶有趣味的还有文化演出和杂货市场,在这里您可买到各种美食和各式各样的商品。
中元节(鬼节)
道教徒普遍相信,在农历七月,过世亲人的灵魂重返人间。信徒会举行仪式,以供品祭拜亡魂。祭拜仪式常与街头的歌台表演及慈善拍卖会同时举行。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人们赏月、吃月饼(以莲蓉为馅的甜糕)和水果、提灯笼。
圣诞节(CHRISTMAS )
新加坡的圣诞节(CHRISTMAS)场面非常绚丽,在这个一年里最为抢眼的庆祝活动中,成千上万的彩灯将乌节路(Orchard Road)的主要商业区点缀得异彩纷呈。为了争得“最佳装饰建筑”荣誉,街道两旁的餐馆和商店都修饰一新。街头演唱诗歌以及其它特殊形式的慈善活动也增添了圣诞节日气氛。节日的宗教意义也没有被人忘记,教堂会在圣诞节前夕(Christmas Eve)和圣诞节(Christmas)举办特别的活动来庆祝这一节日。
屠妖节(DEEPAVALI)
屠妖节(DEEPAVALI),或称为 Festival of Lights,是庆祝光明战胜黑暗、正义击败邪恶的节日。屠妖节又称万灯节,一般是在10月或11月间。它象征“善”或光明战胜“恶”或黑暗。这一天,兴都教徒在天亮前进行膏油浴仪式,以示净身。屠妖节亮灯仪式(Deepavali Light-up)标志着庆祝活动的开始。节日期间,人们去寺庙做祷告。当然每个家庭也会烹煮香浓四溢的节日佳肴。小印度(Little India)的寺庙和街道用彩灯和花环精心装饰,再加上五彩的拱门,整个地区被点缀得格外耀眼。
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
这一节日于农历五月初五举行,是为了纪念中国著名爱国诗人和杰出政治家屈原。他为了抗议腐败的政治而投江自杀。每年在他的祭日,人们把米团扔进大海,据说是为了吸引那些鱼和海怪,以防止他的躯体被吞食。
屈原投江时,渔夫们不顾一切地奋力划船去抢救屈原。他们当时的这种行为已演变为今天端午节的一项活动——赛龙舟,在新加坡,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庆祝活动最精彩的部分就是东海岸公园(East Coast Park)的国际龙舟邀请赛(World Invitational Dragon Boat Race)!在这一年一度的节日中,来自世界各地的龙舟队伍云集于此,一较高低。比赛地点周围的小货摊则出售各种各样的纪念品和小吃,其中美味咸肉粽子最受欢迎。
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
华人在农历八月十五庆祝中秋节,而关于它的起源则有很多争论。据民间传说,它起源于中国元朝汉人通过月饼夹带密信以联络推翻蒙古统治者的故事,也有人说它起源于中国古代传说中嫦娥奔月的故事。不管其起源为何,有一点可以肯定:中秋节是最美好的中国节日之一。节日期间,当地的孩子们拿起传统的五颜六色的灯笼到处游玩。而各种各样的月饼是人们自己享用或送礼的应节食品。到了夜晚,裕华园(Chinese Gardens)就成为了节日焦点,因为这里通常有传统灯笼展和打灯谜的活动。
国庆日(NATIONAL DAY )
8月9日是新加坡的国庆日(National Day),这是纪念 1965年新加坡独立的日子。这一天全国人民会聚在一起,用声势浩大壮观的游行、集体舞蹈和大型烟花表演来庆祝这一日子。
回教开斋节(Hari Raya)
回教徒庆祝赴麦加(回教先知穆罕默德诞生地)朝圣的日子。教徒清晨聚集在回教堂内一起祷告,然后屠杀牲畜并将肉分送给穷人。
考试培训小助手
本科留学qq:436560382
研究生留学qq:437946603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