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备考日本修士?升学流程与关键步骤解析|日本留学
2025-11-10 17:03:23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去日本考修士是本科毕业后想进一步在学术向深造的学生的优质选项,相比国内来讲竞争要更小,成功率更高,但日本升学整体来讲较比国内更加复杂。本文就简单介绍下日本修士升学的相关内容。

整体来讲修士的流程为:
1.学习专业知识,准备研究计划书、日语英语成绩等修士必备材料。
2.择校选教授,可以通过校园开放日进一步感受大学情况。确认目标后,细致修改研究计划书,需要套磁的要提前联系教授。
3.出愿材料准备与出愿。
4.参加校内考笔试面试
5.等待合格名单开放,确认合格后办理相应的入学手续。
一、基础要求
出愿资格:日本大学院普遍报考要求是1满足16年正规教育学制的毕业生或在当年入学时间前能确保毕业的预毕业生,部分院校也接受15年学制的大专生进行报考,但需要提前参加学校开设的资格审查以确保申请者具有等同于本科生毕业的学力。
出愿材料:需要能体现专业能力的研究计划书,体现语言能力的日本语能力证书(普遍要求为文商科N1、理科N2、艺术类部分N1,部分N2),除此以外还需要其他基础材料如毕业证明、学历证明、成绩单、推荐信、志望理由书等等,艺术类还需要额外提交专业相关的作品集。(具体材料要参考募集要项)
二、目标校选择(含教授选择)
院校:在学校选择上建议采取“冲刺-稳定-保底”三段,确保合格率,不要盲目报考热门院校(学校报名费也不是很便宜,报多了也是一笔花销)。整体来讲国公立大学理工科更为强势,理工科学生可以优先选择。文科生可以根据自身经济能力与毕业后导向(进一步升学or就职)进行选择,私立院校课程更偏向实践性对就职更好,国公立则是学术研究教育更多,更适合进一步在学术上深造。
教授选择:通过具体院校官网中的教员一栏可以查询具体的教授情况,要注意日本的教授分部比较发散,本专业的教授并非全在对应专业研究科里面,可以多看看来进行捡漏。另外,在教授选择上要谨慎,部分像风评不好、事务繁忙的教授等尽量不要选择。
三、校内考
笔试:校内考笔试往往跟具体专业有关联,尤其是小论文往往会跟具体专业进行强挂钩。文商科校内考往往考察以小论文为主,部分院校会设立日英互译来考察英语方面。理工类以专业知识为主,也会考察像数学、英语等知识。艺术类通常以小论文+实技展示(如素描。色彩构成等),部分院校会采取体验授课形式进行筛选。
面试:面试通常会围绕研究计划书进行,可能是一对一的形式,也可能是多对一形式。理工科面试时可能会出现面试官临时出题的情况,艺术类则是阐述作品集制作流程与思路。除此之外,就是一些关于未来学习计划、适应性等问题。
想了解更多留学相关信息,可以联系本站老师详细咨询。
>>免费领全球留学白皮书,了解各大学报考条件、费用、开学时间、含金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