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全球首款!北京大学上线新AI
2025-05-21 13:28
北京大学
作者:

  近日,由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与深势科技联合打造的新一代AI4S科研知识库与AI学术搜索平台——Science Navigator(科学导航)正式上线(访问入口:校内门户或北京大学APP搜“AI4S”)。这是全球首个覆盖“读文献-做计算-做实验-多学科协同”的AI科研平台,通过智能技术赋能科研创新,助力北大科研工作者高效探索学术前沿最新动态,让科学家们摆脱繁琐的信息搜索将更多精力投入真正的科研突破。

当科研遇上AI
60%的时间浪费,终于有解了!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科研人员平均60%的时间耗费在文献查阅、数据筛选等基础工作上,而真正创造价值的“关键科学问题”却被挤压。北大「科学导航」直击这一痛点,通过新一代AI学术搜索引擎+科研知识库的黄金组合,系统性破解“找文献慢、跨学科难、资源获取繁”三大难题,让研究者聚焦创新本质,把时间还给真正的科学探索。平台不仅集成多模态搜索、批量文献分析等硬核功能,更通过智能算法深度理解科研需求,例如根据用户研究方向推荐高价值学术资源与潜在合作学者,让优质科研“人脉”与成果触手可及。

  「科学导航」扎根于北大师生的真实需求,从搜索逻辑到功能设计均经过多轮校内测试优化。作为北大科研技术积淀的集大成者,「科学导航」以“让搜索更懂科学”为目标,打造多项业界领先的创新功能:

全维度科研知识库
精准检索,前沿零时差

  平台背靠覆盖中、英等多语种的全球科研知识库,收录超千万篇论文、学术数据与知识图谱,每日自动同步最新研究进展,确保科研工作者第一时间掌握领域动态。依托“数据底座”与AI语言模型,平台能够快速检索并精准定位相关文献信息。知识库每日自动更新最新科研进展,确保北大师生第一时间获取前沿成果,让“搜得准”成为可能。无论是查找经典文献还是最新发表的论文,科学导航都能提供全面、专业且定制化的搜索结果。

个性化问题推荐
AI帮你找“好问题”

  平台AI通过分析用户研究方向与领域趋势,千人千面推荐高价值科学问题。输入查询时,系统自动补全学术提问,并推送学科前沿解答链接,助你快速锁定“值得研究的问题”。研究者在输入查询时,系统还能自动补全相关学术提问,并结合学科发展趋势推荐高质量的问题解答链接,帮助用户快速聚焦领域关键问题,寻找新的科研方向,激发跨学科创新思路,帮助研究者尤其是年轻学者告别“选题焦虑”。


多模型自由切换
专业问答,精准度MAX

  平台内置北大自研DeepSeek科研大模型、行业领先的GPT-4等多款AI模型,支持“Auto智能匹配”与“手动选择”双模式。化学研究者可选择擅长分子模拟的模型解析反应机理,物理学者可调用专注理论推导的模型验证假设。研究人员可依据查询目标灵活选择最适合的AI模型,以获得更精准、更专业的回答。这种多模型架构使平台能够兼顾不同类型科研任务,充分发挥各模型所长,提升复杂学术问题的解答质量。

多模态搜索
图片、分子式都能“搜”

  平台打破传统文字检索限制,支持图片、化学分子式、实验数据等多形式输入:上传论文图表,AI自动解析数据趋势并推荐关联研究;输入化学分子式或化合物结构,系统会迅速匹配相关文献和实验报告。多模态搜索拓宽了科研信息获取渠道,让图像、化学结构、实验数据等应有尽有,满足不同学科领域多样化的信息查找需求,打造全方位的知识获取体验。

批量文献问答
百篇论文,一键解码

  面对繁杂庞大的文献资料,“科学导航”提供了批量文献问答功能,大幅提升科研查阅效率。科研人员可以就某一课题提出综合性的查询,平台将自动从海量论文中提取整合相关内容,一次性给出涵盖多篇文献精华的汇总答案。用户也可以批量提交多个问题,AI将逐一检索回答并汇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这种批量化、一站式的文献问答能力相当于让科研助手同时阅读成百上千篇论文并提炼要点,让繁琐的资料梳理变得高效,帮助北大师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课题研究现状和关键结论。

校内资源深度整合
服务北大学者的“科研中枢”

  作为专属北大科研社区的平台,「科学导航」优先对接校内数据平台与知识库,加速本校科研成果复用。例如搜索结果中会优先展示北大团队近年发表的高被引论文,并智能推荐相关领域的校内学者及其课题组信息,帮助师生快速建立学术联系。这种“以需求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消除了信息获取壁垒,让科研人员无需在多个系统间切换,全身心投入创新工作。

科研“小蓝书”
AI为你精选学术资源与人脉

  除核心功能外,平台推出的科研版“小蓝书”推荐服务成为亮点:基于用户研究兴趣,AI从全球文献与北大知识库中精选高被引论文、领域经典著作,并同步推荐在该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附带合作网络分析。这一功能尤其惠及年轻科研工作者,帮助他们快速定位权威成果与潜在合作者,在课题调研阶段节省大量时间,避免错过领域关键进展。

图书馆
新一代科研AI知识库平台

  图书馆推出的“新一代科研AI知识库平台”整合全学科资源与智能学者连接功能,构建学术研究的“数字底座”。其中,期刊库收录超14万本期刊资源,覆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26大学科领域及1000+研究主题,支持一次订阅实时更新推送全球学术动态;学者库则汇聚超2000万全球活跃学者数据,全面展示科研画像、研究方向与合作网络,更首创“学者AI分身”功能——基于真实学者经历打造的数字化分身可实时对话,解答专业问题并拓展科研思路,用户还可1分钟认领专属学术主页,生成辐射全球的“学术名片”。

实时订阅与智能知识库
精准追踪前沿与高效资产管理

  平台提供多维度实时订阅功能,支持按关键词、期刊、学者、机构等单一或组合维度定制追踪方案,动态聚合最新科研成果(如“人工智能+医疗”“基因编辑”等热点领域的论文与学者动态)。智能知识库则实现科研数据的全流程管理:支持论文、专利、笔记、AI对话等多模态数据统一存储,集成“智能科研阅读器”辅助深度阅读(含AI问答、智能翻译、笔记标注功能),采用分布式存储架构与元数据自动标注技术,配合树状文件夹管理与自动化标签系统,可批量处理文献问答,数据处理效率较传统模式大幅提升。

科研工具与学习社区
一站式应用生态与实战化成长体系

  平台Apps应用商店集成200+科研工具,覆盖文献调研、干湿实验、数据分析、科研绘图等全场景,同时开放开发者平台支持自主上架定制化应用。AI for Science学习社区则构建“学-练-赛”闭环:提供60+门AI与材料、化学、生物医药等交叉学科精品课程,嵌入AI助教实现24小时实时答疑;交互式Notebook工具优化传统编程环境,支持免费CPU/GPU资源在线运行,内置代码助手并收录数千篇可一键复现的经典案例;定期举办AI4S Cup顶级赛事,围绕真实科研问题设置赛题,同时支持搭建校级/联盟级竞赛系统,营造沉浸式科研实践氛围。

  随着机构认证平台的上线,北京大学已迈入全球科研智能化转型的先锋行列。这不仅是技术工具的创新应用,更是对"以问题驱动科研"理念的实践探索。当百年学府的深厚积淀遇上AI的澎湃算力,燕园,必将见证更多世界级科研成果的诞生。

  在今年4月下旬召开的以“涵育一流生态,服务科教强国”为主题的北京大学“科技创新年”工作推进会上,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张锦强调,要推进AI和Science双向赋能,强化交叉科研机制。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