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华东师范大学2025年暑期党委全委扩大会在闵行校区召开,会议聚焦“打好‘十四五’收官战,谋划‘十五五’新篇章”主题,回顾学校“十四五”期间发展情况,研讨“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等重点任务。
校党委书记梅兵作总结讲话,校长钱旭红院士作主题报告。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曹友谊,校党委副书记孟钟捷先后主持会议。校领导戴立益、雷启立、施国跃、程静等出席会议。
钱旭红指出,“十四五”时期是学校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学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深度参与上海“两个先行先试”综合改革,在抢抓机遇、应对挑战中前瞻布局、求变求新,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钱旭红分析了未来五年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强调要在确保实现2035年建成引领育人创新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目标的大背景下,思考未来关键五年的重大关键问题、重大发展和改革任务。一要厘清目标,坚信“唯卓越方可立足,超限前沿方得卓越”,坚持以“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第一原理,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坚持“最大的原则性+最大的灵活性”基本策略,开展教育、培养人才、发展科技;建立“使命感”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氛围,拒绝“空心病”。二要明确定位,“十五五”时期是学校加快建设引领育人创新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机遇期、关键窗口期和攻坚“突破”期。三要深耕实务,育人第一,重塑结构,多态叠加。必须胸怀“国之大者”,准确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部署赋予高校的新使命,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大局,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魄力推动改革创新、战略升级,切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梅兵以《破立结合、抢抓机遇,以办学治校新格局服务发展新目标》为题做总结讲话。她从坚持“三个不变”,开创“三个新局”,激发“三股活力”三个层面指出,随着“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开启的步伐越来越近,学校的各项工作要提效增能,要全力跑出改革发展“加速度”。
梅兵表示,要锚定目标,坚定不移地以改革促发展。坚定信心不变,要积极识变应变求变,以勇气、智慧、执着和坚韧赢得战略主动、战术高效,将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突破发展的实绩实效。锚定目标不变,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既要总结好“十四五”时期相关目标达成情况、经验做法和短板弱项乃至问题失误等,更要结合“十五五”特定的形势特点和阶段性要求,不断深化、细化对这一目标的认识,提出各领域需要达成的关键指标或具体目标,明确一批具有战略性、关键性意义的重大改革或发展任务,为到2035年建成引领育人创新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夯实关键性基础。改革方向不变,要在融入发展大局中定好位、选好道,既不能等拖靠、也不能随风飘,该积极主动的要积极主动,应淡定从容的也要能淡定从容。
梅兵指出,要破立结合,在变局中开新局。一是形成学科结构新布局。“十五五”期间要在调整布局上再加力,进一步强化战略导向、前沿导向和贡献导向,形成文、理、工、交叉“4321”的学科新布局。二是推动学科内涵新变局。要在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和贡献导向的更大逻辑和环境下,结合学科本身的发展规律,寻求学科转型和内涵变革之路。三是构建办学空间新格局。要紧扣转型发展所需,“一盘棋”统筹规划,强化空间格局与学科布局的联动、与发展模式变革的联动。
梅兵强调,要向新而行,为发展新格局持续注入强劲动力。随着学校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坚实,更需要系统性思考和解决问题。一要全面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形成新引擎。面向“十五五”,学校正在研制干部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初步形成了贯通选育管用全链条的“九个进一步”系统性改革举措,力争“十五五”期间锻造一支面貌一新的干部队伍,形成带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新引擎。二要全面激发院系平台活力,形成新动能。形成学校、院系、平台、团队、师生协同发力、科学联动、推动学校发展的良好动力生态系统。三要全面激发制度活力,形成新保障。学校职能部门要从目标导向和现实需要出发,系统深入思考所负责或联动领域的规章制度改革与建设,为学校新一轮发展形成坚实、科学和先进的制度保障。
发展规划部部长柯政,校长助理、本科生院院长吕长虹,研究生院院长吕岳,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吕志峰,科技处处长杨海波,人事处处长杜震宇分别作专题报告,介绍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人事人才等工作“十四五”收官成效、当前面临的问题挑战和“十五五”改革突破的思路举措。
全体与会人员分5个小组,围绕大会主题,结合7个报告内容和“十五五”重点改革发展任务进行深入研讨并提出建议。与会校领导深入各组参加讨论。
大家一致表示,通过本次会议,鼓舞了干劲、认识了差距、明晰了方向、明确了责任。7个报告聚焦“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分析的问题切中要害,让与会者更明晰了学校发展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为学校“十五五”发展提供了新思考、新动力。各条线、各层级将齐心协力狠抓实干,确保“十五五”各项任务指标见到实效。
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及专门委员会正、副主任委员;校长助理;全校中层正职干部(及常务);各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负责人参加本次会议。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