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布《关于开展本科生高水平创新成果替代毕业设计(论文)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2026届本科毕业生可申请用高水平竞赛获奖、创新实践项目结题、学术论文发表、发明专利授权四类成果,替代毕业设计(论文)。
根据《通知》,可申请替代毕业设计(论文)的创新成果须为该校本科毕业生(含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在校期间获得,且成果第一完成单位须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申请学生须为成果核心完成人,仅承担资料收集、数据录入等辅助性工作的成果不予认可;成果须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科学研究或工程实践获得,完整包含问题分析、调查研究、方案设计、论证、实施等过程,能体现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且符合本专业核心培养目标。与专业无关、单一技能简单应用获得的成果,不纳入替代范围。
四类成果具体要求如下:
1.高水平竞赛获奖
代表学校参与Ⅰ级、Ⅱ级竞赛,获得Ⅱ级赛事第一等次奖项、Ⅰ级赛事第一或二等次奖项,其中,团队参赛项目仅限排名前2位的学生中的1人申请。
2.创新实践项目结题
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级、省级创新实践项目(含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校企工程实践项目等),其中国家级项目结题良好及以上、省级项目结题优秀,且承担工作量排名第一。如有多位成员并列第一,仅限1人申请。
3.学术论文发表
以第一作者身份(若为共同第一作者,需为发表论文中排名第一的作者),在学校认定的国内重要核心期刊及以上专业刊物、或中科院 SCI 二区及以上收录期刊上,正式发表本专业领域学术论文。
4.发明专利授权
以第一授权人身份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发明专利(不含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专利涉及技术点与专业相关。
《通知》规定,教务部组织专家评审组,采用现场答辩形式进行校级评审,原则上答辩通过率不超过2/3。答辩专家将围绕“成果与专业的关联度、学生对成果的贡献、成果创新性与价值、《替代报告》质量、答辩表现”五个维度,综合评定替代结论和毕设成绩。
答辩通过的学生,直接获得毕设相应学分;答辩未通过的学生,须在学院指导下,按2026届毕设常规流程开展后续工作,确保按时完成毕设。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