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麦一草,指尖传承;一编一织,产学交融。2025年10月16日,平度草编工艺品协会揭牌成立暨“产才研实训基地”授牌仪式在新河镇隆重举行。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李宏文、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青岛科技大学(以下简称“省非遗基地”)执行主任于瑞强受邀参加。平度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组织部副部长、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新河镇党政领导班子和协会成员参加,李宏文和新河镇党委书记付强分别致辞,大会由新河镇镇长刘毅主持。
草编是新河镇的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省非遗基地与平度草编工艺品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双方整合资源,规范产业发展,企业方将依托省非遗基地在非遗研究、保护与创新方面的专业优势,结合平度草编产业的资源与工艺特色,搭建起“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平台,以此助推非遗传承、推动草编产业向规范化、品牌化发展。
成立大会现场
平度草编工艺品协会揭牌仪式
省非遗基地与平度草编的牵手,是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思维创意经济碰撞的体现。人才赋能产业创新发展,将为平度草编产业发展注入鲜活力量。“产才研实训基地”的建立将深化产教融合,促进协同创新,不断推动省非遗基地与平度草编在多个层面展开深度合作,实现“高校科研+企业实践”深度融合。省非遗基地将组织相关专业师生积极参与草编产品的设计研发,将现代审美与非遗技艺相融合,开发更贴近当代生活的草编产品,并定期开展学生实习实训,引导学生深入参与设计制作全流程,强化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为草编产业培养非遗传承、设计创新和市场运营等专业人才,破解草编产业在发展中的“人才瓶颈”。
艺术学院院长李宏文、省非遗基地执行主任于瑞强向工艺品公司授牌
大会结束后,在相关负责人陪同下,青岛科技大学师生代表先后参观青岛瑞龙工艺品厂和草编博物馆,深入了解平度草编的历史脉络与产业发展。
在瑞龙工艺品厂,基地师生们观摩了草编工艺的全流程操作,从原材料处理到成品完成,每一道工序都彰显着手艺人的匠心独运。工厂负责人介绍企业采取的订单加工模式。
在草编博物馆,师生一行通过丰富的展品和历史资料,全面了解新河草编的发展历程。循环播放的讲解视频、还原的工艺场景以及传承人的动人故事,让在场师生沉浸式体验了草编文化的独特魅力。
师生观看讲解视频体验草编文化魅力
合影留念
平度草编不仅是一项百年手工技艺,更重要的是地域文化传承。省非遗基地立足于“保护非遗、活化传承、创意经济”的使命,致力于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教育的有机结合。此次与平度草编的合作,正是实现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
未来,随着省非遗基地与平度草编工艺品企业合作不断深化,“产才研实训基地”将成为非遗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高地,也成为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交融互鉴的重要平台。这不仅是一次校地协同的积极探索,更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价值转化的生动诠释。
此次活动标志着省非遗基地在推动非遗传承与现代教育融合方面迈出坚实步伐,以创意为重,以人才为翼,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强化赋能非遗传承,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观,为拥有四百余年历史的平度草编技艺注入研究保护与创新发展的新动力,书写“指尖传统技艺”向“指尖创意经济”的新篇章。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