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财经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营造严实教风、优良学风和清正育人作风,推进“三风建设”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以学校高水平治理切实推动人才高质量培养。
强化一体推进,健全长效机制。成立由校党委书记、校长任双组长的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和由党委副书记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院部协同联动、师生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推动“三风”建设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方面。健全制度体系,印发《“三风”建设十项规定》《“三风”建设十项规定实施细则》,明确总体要求、目标举措、任务分工,以制度刚性破解“庸懒散拖”,用机制创新激发“比学赶超”。开展“三风”建设大讨论,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建议,加深师生理解,广泛凝聚共识,提高“三风”建设重要性、紧迫性认识。开展“三风”建设宣讲活动,各层面累计进行讨论活动320余场次,营造“三风”建设良好氛围。
强化日常督导,涵育严实教风。健全校院两级巡课(听课)制度,重点检查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及课堂管理情况并及时反馈,督促教师上好每一堂课,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培训、研讨、分享活动100余场,组织一流课程公开观摩课50余场,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扎实推进“一院一地”“一院一部门”“一院一产业”合作,打造共建共享共赢紧密型合作平台,选派专任教师到行业企业学习锻炼或担任“科技副总”,提升教师实践教学素养。完善教学评教制度,对教师行为、课堂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进行测评,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教师,形成“评教—反馈—改进”闭环,保障教学品质稳步提升。印发《教职工荣誉体系实施办法》,重塑教师荣誉体系,评选“文华名师”“文华学者”“文华员工”,激励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涌现出“全国模范教师”“省杰出教师”等一批先进典型。
强化学生主体,打造优良学风。重塑人才培养体系,以数智赋能教学变革为思路,聚焦人才长期胜任力培养,依托数智技术实现对人才发展精准画像,对专业进行项目化改造,重塑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生一方案”人才培养体系。重构教学组织,打造“项目主任+班主任+辅导员”铁三角基层教学管理组织,项目主任统筹项目建设,班主任负责班级日常管理,辅导员聚焦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成长引导,三者协同护航学生发展。构建“学困生”结对帮扶机制,持续开展“小贝禾学习帮”“青穗帮帮团”等学业帮扶活动,通过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业辅导等多种方式,有力提升学生学业水平。加强实践教育,设立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支持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调查研究等实践活动,2024年获国际级奖项39项,国家级奖项94项。组织“榜样的力量”、优秀学子先进事迹线上展播,举办“闪耀·金生”榜样人物颁奖,开展“最美学风”评选,引领学生学有榜样、学有方向。
强化使命引领,提升育人作风。开展“使命文化”大讨论,挖掘“浙财精神”实质内涵,凝练办学使命、愿景和价值导向;明确“教风”“学风”“作风”内涵,凝练“三风”建设表述语,引导教职工在育人使命愿景上达成共识、在教育教学改革目标任务上形成合力、在干事创业上凝聚“精气神”。提升干部教师育人能力,建立“学习—研讨—实践—反思”闭环机制,持续提升干部决策部署能力、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全面强化干部教师学习力、创新力和执行力,为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落地见效提供高质量队伍保障。树牢“以生为本”理念,常态化开展“校长面对面”“相约星期四”等活动,设立“菜园通”意见反馈线上平台,及时关注了解学生需求,关心关爱学生成长,实现学生诉求响应“零延迟”、服务体验“零距离”,在思想价值引领、学习体验优化、生活保障改善等方面不断提升服务质效。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