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系统构建就业育人体系,通过体系化建设、市场化对接、精准化服务,实现精准施策、创新服务、深化协同,全方位赋能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聚焦体系化建设,夯实就业工作根基。高站位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构建“学校主管、学院主抓、部门协同、全员参与”的联动机制,由校长牵头召开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推进会,将就业工作列入学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重要议题定期关注研究,发布《关于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形成“全员参与、全校协同”的工作合力,打出就业组合拳;在毕业生就业的关键期,召开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推进会,联动校院两级所有力量加大就业进程推进力度。常态化实施“一院一策”工作机制。建立就业工作周报制度,在就业关键节点做到“一周一通报、半月一推进,一月一研判”,将周报数据同步给学校各部门;二级学院成立以书记、院长为组长的就业工作专班,定期开展就业专题研讨,针对就业集中性问题形成“一院一策”,激发稳就业、促就业的内生动力。健全长效化数据反馈与研判机制。以入选人才培养供需适配机制改革试点高校为契机,发挥就业对招生、培养的联动作用,通过每年编制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以及开展的关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结果,为专业调整和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与反馈建议,助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聚焦市场化对接,拓宽就业岗位渠道。深入组织“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发布“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由校领导带头深入各县市区走访调研,协调推动政策落实、岗位拓展、服务优化等各项工作,足迹遍布10余个县市区,涵盖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为毕业生提供高质量岗位选择。大力开展校园招聘提质行动。开展综合类招聘会、“百日冲刺”专场、就业实习专场、寒假专场招聘会等多形式活动,同步举办材料化工类、土建交通行业、智能制造与数字产业等分学院分行业专场招聘会,针对性邀请行业头部企业与优质用人单位来校,常态化开展企业宣讲会300场,为学生精准搭建就业桥梁。全面加强“校—政—企”对接。推进“一院一区一产业”对接,与30多家龙头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建立500多个就业实习实训基地,与1.2万余家企业保持合作,夯实育人资源;深化校地对接,联合多部门举办师范类、国企专场、地区专场等特色招聘活动,开展特色研学活动,创建就业赋能工作室等,丰富校地合作载体。
聚焦精准化服务,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构建“课程+比赛+活动+咨询”全链条育人环节。全面赋能学生职业发展与规划,开设《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等通识核心课程,通过专项培训加强课程师资建设,提供专业就业指导;精心组织覆盖面超5000人的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在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取得多项荣誉;举办百余场就业指导及体验类活动,其中“就业嘉年华”助力低年级学生开展自我探索与职业认知,“求职实验室”聚焦笔试面试技巧、简历优化等实际需求提升学生求职技能,“就业风向标”邀请行业领军企业和校友分享行业前沿动态与成长经验提升学生求职适配能力。推进就业服务数字化与精准化。搭建“宁波大学就业信息网”及“宁大微就业”公众号,实现企业需求与学生需要双向对接;发布《毕业生就业指导手册》,整合就业政策、手续办理、求职技巧等内容,实现就业离校全手续“线上办、云端办”,简化毕业生办理流程;开发“AI求职实验室”平台,为学生提供24小时全天候简历制作、面试辅导、求职意向探索等一站式个性化指导服务。加强困难群体关心帮扶。针对重点群体实施“一人一策”精准帮扶,将就业困难学生建档“一人一册”,建立动态化就业帮扶工作台账,通过院长、书记、导师、班主任、辅导员一对一帮扶,联合校友企业力量,推荐学生就业;承担全国“宏志助航计划”培训基地在宁波、舟山、绍兴三地的培训任务,帮助就业困难学生提升求职竞争力。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