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教育领域零基预算改革实施方案》获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打破财政教育经费投入“基数+增长”路径依赖,致力构建精准、高效、可持续的财政教育预算管理新机制。
破除基数依赖 重构预算布局
一是明确重点。全面梳理整合财政教育专项资金,归并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民生补助、运转保障等5大类型,确保资金精准聚焦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教育发展重点。
二是除掉壁垒。打破领域内资金条块分割,推动整合使用、形成合力,同时规范预算调剂,提升资金调度灵活性。
三是提升效能。建立项目绩效与预算安排“硬挂钩”机制,强化部门协同与全过程监控,优化预算绩效管理,引导资源向高效益领域聚集。
四是增强保障。完善财政生均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各级各类生均投入水平稳步提升,并重点向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倾斜。
聚焦三项任务 推动精准施策
一是预算编制全口径。省教育厅机关及省属学校所有收支纳入预算大盘,分类分档核定支出,基本支出按标准足额保障,项目支出按政策严格论证,并结合人口趋势变化动态优化教育投入布局。
二是专项资金大整合。2026年起,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领域原则上各整合设立1项发展专项资金,确保集中资金干大事。同时,优化“因素法+项目法”分配,强化项目库管理,未入库不安排预算。
三是标准绩效双驱动。明确提高省属公办本科高校、省属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的生均拨款标准和课后服务补助标准,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加强重点项目“双监控”和第三方评价,硬化结果应用。
实现三个转变 激活发展动能
一是保障机制由“被动追加”向“主动优化”转变,落实财政教育经费支出要求实现“两个只增不减”,完善财政教育可持续稳定投入机制。
二是资金效益由“粗放消耗”向“精准高效”转变,集中力量办大事,提升使用效益。
三是管理活力由“约束过紧”向“激励相容”转变,赋予基层更大自主权,激发创新活力。
下一步,云南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将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地各校认真抓好教育领域零基预算改革,确保改革红利惠及广大师生,为推动云南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