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教师是充满生气、朝气和锐气的知识分子群体,是高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创新的生力军。党和国家历来都高度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近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就加强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施政方针,文件立意高远,着眼全局,处处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年教师成长成才成业的殷殷期待,也折射了对青年教师的人文关怀,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当前,中共上海市教卫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以人才培养改革为核心的高校综合改革”,牵引高校主动围绕科技创新、国家战略需求和上海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以凝练办学定位为先导,以人才培养改革为核心,推进科研范式改革,完善人事制度体系,特别是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上,以综合改革牵引教师评价改革,健全教师发展体系,打造青年教师潜心从教的良好生态。
一、铸魂强基,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方向
建设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必须坚持思想铸魂与师德固本相结合。文件从多方着手,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这是确保青年教师队伍正确发展方向的根本保障,是提升青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根本和关键。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准确把握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引导青年教师将教育家精神作为共同价值追求,牢固树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意识。上海在实践中,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作用,完善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深化教师精准思政,加强教师国情教育,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制度,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和良好的成长环境。全面深入挖掘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着力推进“本体研究”“拓展研究”“应用研究”三位一体的理论研究,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教育家精神学术成果和培训资源。此外,上海积极构建师德违规行为“监测—核查—处置—通报”工作机制,实施教师准入查询和违法犯罪人员从教禁止制度,在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方面也做出了积极探索。
二、破立并举,以科学评价激发动能
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使命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并推动高校发展的底层逻辑转向,更加关注对国家和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上海以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探索推动青年教师评价改革。一是改革评价标准,坚持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探索推进分类评价,鼓励教师分类发展。基础研究类突出原创导向,着重评价提出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能力、成果的科学价值、学术水平和影响等;教育教学类突出育人成效,着重评价教育教学质量、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业绩和教书育人实效等;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突出市场评价,着重评价技术创新与集成能力,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技术突破、成果转化、对行业或产业发展的实际贡献。二是改革评价方法,注重给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的机会。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现有的学术水平,考察已取得学术成果的水平,特别关注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多维度评价。未来的发展潜力,考察其未来研究方向、拟解决的科学问题的质量、重要性和前景,重点关注其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和科学探索的创新性。综合素质评价,考察其创新思维逻辑能力、授课及沟通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三是改革评价机制,实施“代表性成果评价”“长周期评价”,激发教师创新活力。代表性成果评价充分尊重学科差异,发挥学术共同体在学术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对于青年教师的评价不再单纯依据课题、论文或者奖项,而是更加注重考察岗位实绩。长周期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使青年教师能够把主要精力投入原创性高风险研究,激励他们放手干、大胆闯。
三、系统赋能,以阶梯培养支撑发展
青年教师处于专业萌芽、职业起步和事业“爬坡”的关键阶段,急需提升能力素养,成长为专业过硬的优秀教师。新政策从完善发展支持机制、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增强科研实践能力等多维度出发,构建了立体式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框架。上海积极构建青年教师阶梯式培养通道,完善全覆盖式的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为新教师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提升职业素养、扣好执教生涯的“第一粒扣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健全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举办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为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规范教学行为、提升职业素养、增强教学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完善中青年教师国外访学进修计划、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计划和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计划等专业发展工程。实施东方英才计划青年项目,每年选拔培养200名崭露头角、学术成就较高、具有创新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尤其是实施高水平地方高校创新团队建设,明确规定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比不低于三分之二,为青年教师参加有组织的科研提供了平台和资金保障。接下来,上海将实施产教研协同育人团队建设,形成跨领域、跨行业的协同创新与育人体系,激发青年教师活力。
未来,上海将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发展支持计划,支持青年教师组建小规模科研团队,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提升青年教师产业服务能力。通过推行系统化措施,上海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助力他们在职业生涯中稳步前行,为高校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用心护航,以强化保障营造生态
新政策提出要强化青年教师待遇权益保障,主要是鼓励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待遇和住房保障服务。做好保障服务工作能够有效缓解青年教师生活压力,增强青年教师归属感和幸福感,构建青年教师潜心从教良好生态。在待遇保障方面,上海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事业发展需求,坚持完善教师工资收入总量逐步增长机制,落实国家高校薪酬制度改革要求,实施高校动态调整绩效工资总量申报制。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收入激励政策,有效激励教师开展科研创新。同时,创新高层次人才薪酬分配方式,建立青年教师收入托底机制。在住房保障方面,上海多部门联合,为青年教师发放租房补贴,提供公租房、人才公寓、限价房等方式,让青年教师住有所居,安心从教。
上海将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务与支撑,努力营造安心、热心、舒心、静心的从教环境,激励广大青年教师在教育强国的宏伟征程中施展才华、贡献力量!
作者: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委主任 周亚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