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化学学科始设于1923年,是西北大学创建最早的学科之一,也是西部地区最早培养化学专门人才的摇篮和化学科学研究中心。1937年建立化学系,2008年成立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学科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陕西省优势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培育学科。百余年来,化学学科始终聚焦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凝练学科方向,凸显办学特色,全面提升综合实力,为国家的教育发展、科学进步、经济繁荣和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拥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化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省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省级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是陕西省首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现已形成专业全覆盖的优质教学团队,并建成一批高水平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体系,包括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门国际课程、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一流课程和6门省级精品升级资源共享课程等。
学院具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林草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1个陕西省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西安市重点实验室、1个陕西基础科学研究院、1个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2017年度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为B+,并列全国第16位。化学学科位列ESI全球前1‰,材料学科位列ESI全球前1%。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已成为国内知名的化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在西北地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百年院庆大合影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20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领军人才计划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2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教育部原“高校青年教师奖”) 4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1人;陕西省各类人才69人。
学院现有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和化学生物学4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材料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化学生物学为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
1.化学(拔尖班)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培育家国情怀深厚、国际视野宽广、科学素养卓越、基础理论扎实、创新能力突出的化学拔尖人才,为诞生勇攀世界科学高峰、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杰出化学家奠定基础。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公示红头文件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公示名单
2.化学(基地班)
培养具备深厚的化学基础知识,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掌握科学研究实验方法的人才,在强化学生基础理论学习和现代实验技能训练的同时,突出创新能力培养,主要为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后备人才。
3.化学类
(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生物学)
依托化学基础理论与专业方向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培养在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等相关领域能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及相关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444人,包括本科生559人,研究生885人(外籍留学生3人)。每年有50%以上的本科生选择继续攻读国内外硕博士研究生。“十三五”以来,本科生累计参加各级创新创业项目近300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学术论文近40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近100项。学院学术交流频繁,学术氛围活跃,每年有近百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交流。
学院历来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实施“营造化学文化氛围 促进学生素质提升”工程,每年开展一系列具有化学特色的校园活动,“西大化匣子”“化学文化周”“化未来”等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校园文化品牌,受到校内外师生校友的关注和期待。系列品牌活动充分展示了理科生的非凡创造力和浪漫情怀,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热爱化学的兴趣,达到了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良好育人效果。
院长寄语
栾新军教授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院长
亲爱的同学们,今年是你们迈过人生大考、开启人生新旅程的重要一年,在这里,我预祝各位考生都能够考出优异成绩!
西北大学化学学科历史悠久,自1923年设立以来,已走过百年岁月,是我国西部地区最早培养化学专门人才的摇篮和化学科学研究中心。百年来,我们见证了无数怀揣化学梦想的学子在这里启航,他们在学术领域、科研前沿、工业创新等各个舞台上绽放光彩,成为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诚邀你们,一同续写西北大学化学学科的辉煌篇章。
在西北大学化学学科,你们将享受到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一流的教育教学资源。同时我们拥有一支实力雄厚、年富力强的师资队伍,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他们不仅是学术领域的佼佼者,更是耐心细致的引路人,用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为你们点亮求知的灯塔。
近年来,我们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近百篇论文在世界顶尖化学类期刊上发表,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这些成就,不仅是我们科研实力的证明,更是为你们搭建的通往学术巅峰的坚实阶梯,将为你们提供广阔的科研实践空间,让你们能够在最前沿的研究领域中探索未知、施展才华。
在这里,你们不仅能收获知识与技能,更能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我们鼓励你们大胆质疑、积极探索,在学术的海洋中自由翱翔。同时,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科研实践项目以及国际合作机会,将拓宽你们的国际视野,让你们站在更高的平台上,与世界接轨。
同学们,高考是你们人生的一次重要挑战,也是开启未来的钥匙。选择西北大学化学学科,就是选择一个充满机遇与希望的未来。在这里,你们将遇见志同道合的伙伴,携手追逐化学梦想;将得到顶尖学者的悉心指导,不断突破自我;将参与前沿的科研项目,为推动化学科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期待在西北大学化学学科与你们相见!愿你们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学术沃土上,绽放青春光彩,书写属于你们的辉煌篇章!
学生寄语
郑直
2020级化学(基地班)专业
大家好,我是2020级化学(基地班)的郑直,现在已经保研到南京大学,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我与化材的故事。追忆我在化材院学习的时光,“温暖”与“成长”是贯穿这四年的主旋律。学院汇集了一大批名师大家,为本科生制定了富有特色的培育计划,提供了全面发展的广阔平台。感谢学院的培养,给予我机会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投入到为师生服务的工作中;让我有机会接触科研训练,并做出自己的小成果;让我有机会交换到国外,见识更广阔的世界。更令我动容的是,学院领导老师以学生为根、以育人为本、以责任为重的理念,让我在遭遇挫折和迷茫时,感受到家的归属感。我相信,无论大家兴趣特长如何,都能在化材院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舞台。希望大家在“化材灯火”精神的浸润下,不负青春年华,成为更好的自己。
杨阳
2020级化学(基地班)专业
大家好,我是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20级杨阳,有幸保研至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有机所硕博连读。西大化材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四年时光里,我每一天都浸润在知识与成长的氛围中——课堂上老师们将复杂的反应机理娓娓道来,实验室里和同学们进行着五彩斑斓的化学实验,学院活动里和朋友们一起挥洒汗水见证学院百年院庆。记得第一次独立完成查尔酮实验时,看着产物在圆底烧瓶中缓缓析出的瞬间,那种理论与实践交融的奇妙感受至今难忘。四年的成长,让我不仅掌握了扎实的专业技能,更培养了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研素养。更难忘的是疫情时期辅导员老师与我们共渡难关,凌晨深夜里依旧璀璨的化材灯火。西大化材院将严谨和温情编织成成长的摇篮,期待更多心怀热爱的小花菜们加入这个温馨的大家庭!
陈郑
2020级化学(基地班)专业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你们好,我是2020级化学(基地班)的陈郑,如今已成功保研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仍记得2020年的那个夏天,我怀揣着茫然与热切的心情,憧憬着大学生活的模样。时光匆匆,回首这段难忘的青春岁月,我满心庆幸能在化材院度过这宝贵的几年。这里的课堂,不仅让我汲取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更点燃了我内心对化学世界的无限热情,引领我一步步深入探索化学的奥秘。如果你渴望拥有充实的大学生活,化材院有一群热爱教学、耐心负责的老师,他们会用专业与热情为你传道授业解惑;如果你向往快乐多彩的大学生活,这里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和各类社团,定能让你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绽放青春光彩。大学是全新的开始,愿你们在这里勇敢追逐梦想,不负韶华,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蒋奡卓
2021级化学(基地班)专业
大家好,我是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21级化学(基地班)的蒋奡卓,现已保研至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在西北大学化材院的四年,是知识与情怀交织的成长旅程。这里不仅是探索科学的殿堂,更是青春绽放的舞台。从化学文化周的创意实验秀到科普志愿服务,每一次躬身实践都全面锤炼了我的组织协调与团队领导能力。化材人的魅力不仅在于烧瓶与数据,更在于用热情联结科学与生活。若你渴望在扎实的学术土壤上,浇灌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景,西北大学化材院定会为你托起一片自由的天空。期待你们的加入,在这里书写属于新一代化材人的璀璨篇章!
陈亿鑫
2021级化学(基地班)专业
学弟学妹们好!我是西北大学2021级化学(基地班)的陈亿鑫,现已保研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很荣幸能在这里分享我与化材院的故事。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本科生涯接近尾声。站在秦岭北麓的学术沃土回望,每一天都充实度过,课堂上思辨交锋,实验室探索求真,图书馆沉心向学,课余间绽放热爱。巍巍终南脚下,化材灯火长明。学院实验设施完善、创新动力澎湃,提供丰富的科研、实践机会;老师循循善诱、春风化雨,既传安身之技、更塑立世之德;这里有探索未知的科研平台、并肩前行的挚友、盼你成材的师长,每位学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学弟学妹欢迎来到西大化材,我在这里等带着梦想奔赴而来的你!
王浩然
2021级化学(基地班)专业
大家好,我是2021级化学(基地班)的王浩然,现已保研到南京大学。化材院是一片培育梦想的沃土,这里有严谨务实的学术氛围,有关怀备至的师长团队,更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平台。在这里,你大一时就可以加入导师课题组完成自己的小课题,并且能够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各类实验竞赛开阔视野,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除此之外,我们更能在多元活动中全面发展。我曾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组织了多场学术沙龙和科普活动;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奔赴陕西乡村开展科普志愿服务。最珍贵的是,在化材院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我收获了真挚的友谊和老师们无私的关怀。无论是学习上的困惑,还是人生规划上的迷茫,总有老师为我们指明方向。学院的每一位教师都以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着我们,让我们在科学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希望你们能在这里追求热爱,磨练意志,不负韶华,绽放属于自己的青春光彩!欢迎加入西大化材院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期待与你们在化学的海洋中相遇!
刘佳怡
2021级化学生物学专业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大家好!我是2021级化学生物学专业的刘佳怡,现已直博本校,很高兴可以和大家分享我的故事。初入西大,走进他的百年历史,完善的科研平台让我在第一次尝试化学实验时便埋下热爱的种子,加入学院篮球队挥洒汗水,荣幸担任全媒体部长提升能力,在优秀的老师们培养下有幸获得省级奖项。在一段段故事中,在一次次的挑战、探索和突破中,我最终选择与西大再续前缘,是西大让我逐渐与更好的自己相遇。选择过怎样的人生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不给自己设限,勇敢追求,突破自我,我相信,在这里,你们一定可以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欢迎各位学弟学妹们加入温暖的西大化材家庭!
赵一伟
2024级有机化学专业研究生
大家好,我是2024级有机化学专业的研究生赵一伟,下学期就是一名硕博连读的博士啦。时光翩跹,对这片方寸的热爱驱使我选择保研本校、继续精耕,如今已是我在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第五年。承蒙学院的科研氛围和人文关怀,让我能在此顺利成长,并向着热爱进发。在化材学院,我能接触到优质的科研仪器和平台资源,我能站在舞台上展示自己让自己闪闪发光,我能在困惑之时、忧难之际握住老师和朋友们的有力之手,我也能在团队项目和志愿活动中找到属于我的位置、贡献我的一臂之力......对我而言,西大化材就是我的第二个家。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像是一种新反应,每一个人都能在这里计算出属于自己的平衡常数K,期待学弟学妹们加入我们温暖活力的大家庭!
左手元素周期律,右手未来新材料。百年西大化学等你续写华章。
2025,期待你们加入,成为改变世界、造福人类的反应物、催化剂!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