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陕西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扎实推进高质量教学支撑与服务
2025-11-13 17:23:00
陕西中医药大学

  近年来,陕西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外语+中医药”办学定位,创新运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之法,系统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学科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与课程建设质量,着力增强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的能力,在推动中外人文交流、促进中医药国际化等方面展现了新作为。

  一、“望”全局,把准教学改革方向

  学院立足“语通世界,医传岐黄”的办学使命,对标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强化特色发展、推动学科交叉”的路径要求,全面审视教育教学体系。通过优化“六室一所一中心”教学组织架构,完善“医学英语+对外课程+翻译与传播”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强化语言实验中心等教学设施建设。近年来,学院修订完成《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深度融合课程思政元素,获批省级教改项目15项,构建起科学规范、特色鲜明的教学体系,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二、“闻”需求,汇聚多元育人合力

  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发展要求,立足“深化开放协同、汇聚育人资源”的导向,构建“教学—科研—实践”协同育人机制。持续举办“语言文化大讲堂”,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开展系列讲座,拓展师生学术视野。广泛听取教务处、科技处、国际合作交流处、附属医院等单位意见建议,推动跨部门、跨学科协同联动。依托中医翻译研究所,汇聚李永安、闻永毅等一批学科带头人,打造“专家—骨干—新锐”三级人才梯队,形成多语种、跨领域的复合型师资团队。

  三、“问”症结,破解教学实践难题

  学院坚持问题导向,紧扣学校发展面临的“破解发展瓶颈、增强改革效能”的要求,聚焦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开展专题研讨与实证研究。通过设立“AI赋能翻译教学”“跨学科课程建设”“中医药文化传播路径”等核心议题,组织教师深入剖析教学中存在的术语标准化、文化适应、教学模式创新等现实问题。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推动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实践,实现教研相长、良性互动。

  四、“切”关键,推出精准改革举措

  在全面诊断基础上,学院精准施策,推出一系列教学改革实招硬招:一是巩固“外语+中医药”核心特色,并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语言服务与教学的赋能路径,推动跨学科融合创新。二是完善“以赛促学、以训促教”机制,近期组织数千人次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国家级奖项200余项,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持续提升。三是深化国际合作交流,依托“世界中医药翻译年会”等高端平台,推动课程内容与国际前沿接轨。四是强化“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融合,将“三全育人”要求贯穿于服务全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学校打造“精语言、懂医学、通人文、善传播”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体系提供了关键支撑。

  下一步,陕西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将以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11586”高质量发展工作思路为统领,持续深化“望闻问切”四诊法的实践运用,并重点开展面向“一带一路”中医药传播环境、政策体系与文化交流模式的深入研究,着力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区域研究范式,加快建设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医翻译高地与国际化智库平台,为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中医药高质量走向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文/王瑛)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