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济南高新区伯乐实验学校交警警营参观记:小讲解员的大担当
2025-08-25 16:39:00
济南高新区伯乐实验学校
  党建融共识,家校聚同心。暑假期间,中共济南高新区伯乐实验学校支部委员会以“党建融 家校联”为引领,暑期精心开展“伙伴+”学生成长共同体系列活动。通过家校社协同,系统设计、整合资源,创新共育模式,破解暑期教育难题,有力护航学生快乐成长。
   八月泉城,热浪翻腾。暑假的尾巴上,济南高新区伯乐实验学校二年级学生成长共同体的10位同学,由家长志愿者带领,走进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新区大队交通肇事处理中队,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警营参观活动。炎炎烈日下,孩子们化身交规讲解员,在交警叔叔阿姨的指导下,向过往电动车、摩托车骑乘人员宣传交通安全知识,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实践课。
  早晨九点半,孩子们准时集合在交警队门口。一张张稚嫩的脸上写满了好奇与期待。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走进交警的工作场所,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个既熟悉又神秘的职业。
  交警叔叔阿姨热情地接待了同学们,并带领同学们首先参观了指挥中心。李警官耐心地为同学们讲解了当天任务,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参观,而是一场关于安全与责任的启蒙教育。
  参观完指挥中心,交警叔叔带领孩子们来到了一个人流量较大的路口。这里电动车、摩托车往来频繁,正是开展交规宣传的理想场所。
  交警叔叔首先为孩子们做了简单的培训:“二轮电动车和摩托车必须佩戴头盔,这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非机动车不得在机动车道行驶,这是对交通秩序的遵守。大家等会儿要向路过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耐心讲解这些规则。”         
  天气异常炎热,地面温度接近40摄氏度。孩子们的小脸很快被晒得通红,汗水浸透了衣背。但令人惊喜的是,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他们手拿小旗,三人一组,在交警的指导下开始了工作。   
  “阿姨,您骑电动车一定要戴头盔哦。”二年级三班的辛明远同学怯生生地拦下一位没戴头盔的骑行者,声音虽然不大,但眼神坚定。令人感动的是,大多数市民都非常配合。一位被劝导的阿姨甚至不好意思地说:“小朋友说得对,阿姨这就把头盔戴上。你们这么小都知道交通安全,阿姨更应该做到。”孩子们从最初的腼腆,逐渐变得自信大方。            
  活动间隙,孩子们在树荫下短暂休息。大家分享着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李佳琪同学说:“我发现其实很多人不是故意违反交规,只是觉得偶尔一次没关系。我就告诉他们,事故往往就发生在这‘偶尔一次’中。”
  孩子们的观察和感悟在场的家长志愿者惊讶。他们不再是机械地复述交规条文,而是开始理解规则背后的意义,思考如何让他人接受这些规则。这种成长,是课堂上难以获得的。  
  交警阿姨感慨道:“孩子们的热情和真诚有时比我们的罚款更有效。很多人看到孩子们在这么热的天气下还在宣传交规,都会自觉配合。”
  活动结束后,交警阿姨和孩子们又进行了一次深入交流,她表示:“交通安全教育不能只靠交警的力量,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今天你们的小小行动,可能会避免明天的一场交通事故。这种‘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数据显示,涉及电动车、摩托车的交通事故中,因未佩戴安全头盔导致颅脑损伤的比例高达70%以上。而通过持续的宣传和教育,济南市驾乘电动车头盔佩戴率已从2020年的不足30%提升至现在的80%以上,交通事故伤亡率明显下降。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像今天这样的宣传活动的累积效应。孩子们可能不知道,他们的几句提醒,或许就在某个时刻拯救了一个生命。
  回程的车上,孩子们依然兴奋地讨论着今天的经历。
  传统的安全教育大多局限于课堂,通过书本和视频进行。这种方式虽然必要,但往往缺乏真实感和代入感。而今天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传播者”,这种角色转换带来的教育效果是深远的。他们不仅学习了交规知识,更体验了社会责任的意义;不仅感受到了交警工作的辛苦,也体会到了奉献带来的价值感。这种全方位的体验,正是当前教育中所缺乏的。
  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当孩子们走上街头,用自己的语言向他人传递安全理念时,他们首先说服的是自己;当看到有人因自己的劝说而戴上头盔时,规则的种子已在他们心中深深扎根。
  济南高新区交警支队高新区大队交通肇事处理中队的这次警营开放活动,创新性地将交通安全教育从“请进来”变为“走出去”,让小学生成为交规宣传的生力军,这无疑为安全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让教育走出教室,让孩子们在社会大课堂中学习成长。也期待今天的这些小讲解员们,能将这份责任感带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文明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警营参观虽已结束,但安全的种子已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相信在未来某天,这些种子会长成参天大树,为更多人遮风挡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