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高新区伯乐实验学校“小老板摆摊记”:原来成长,藏在每一次怯生生的开口里
党建融共识,家校聚同心。暑假期间,中共济南高新区伯乐实验学校支部委员会以“党建融 家校联”为引领,暑期精心开展“伙伴+”学生成长共同体系列活动。通过家校社协同,系统设计、整合资源,创新共育模式,破解暑期教育难题,有力护航学生快乐成长。
夜晚的广场上 ,多了几个特别的身影
济南高新区伯乐实验学校二年级二班学生成长共同体未来可期小组的几个小朋友,铺开一块垫子,把采购来的玩具一一摆好,小风车、魔法棒、弹力球……孩子们划分区域,认真记着每件商品的价格,这些玩具摆在地上,像一个个等待被发现的秘密。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有幸成了这场“生意” 的旁观者。

从“躲在妈妈身后” 到“主动递出玩具”
第一位顾客是位带小弟弟的阿姨,走到摊位前,几个孩子瞬间安静,阿姨拿了一个荧光棒笑着问价,负责这个玩具的孩子紧张的差点说漏嘴——原本定好10元,脱口而出成了“5……5元”等阿姨付钱离开,她突然蹦起来:“耶!我卖掉啦,我卖掉啦!”眼里的光比荧光棒还要亮。
后来的故事,像是按下了快进键。
孩子们看见小朋友,就举着自己的玩具去推销,“这是一个小风车,是彩色的”“这个是可以飞到天上的,而且可以发光”……虽然天气还有些炎热,孩子满头大汗,但依然阻挡不了他为这场“生意”努力的决心。
收摊时,孩子们围在一起,数着手机上一次次的入账金额。“187!”“妈妈!我们今天赚了187元!”孩子们沉浸在喜悦中,完全不顾额前的头发被汗水打湿。

原来成长不是“突然长大”
看着孩子们认真数钱的样子,突然想起今晚出发时,孩子们还在为玩具的定价纠结,想起孩子们第一次开口时声音的颤抖,想起孩子们为了这场活动认真准备的样子,忽然明白,所谓成长,从来不是“突然长大”。
是从“不敢说话”到“主动开口” 的每一次尝试;是从只想着“赚钱”到“愿意让步”的每一次体谅;是知道东西比钱重要的每一个瞬间。
这场成长共同体活动,孩子们或许没有赚到那么多钱,甚至算不清成本,但他们赚到了更珍贵的东西:被拒绝时,深吸一口气再试一次的勇气;是懂得“想要别人买你东西,得先告诉人家它有多好”的表达力;是明白“赚钱不容易,但分享的快乐更难得”的同理心。

这场活动让我们都更明白,原来最好的教育,从不是讲多少道理,而是让孩子们亲手摸一摸生活的温度,在一次次“试试看”里,悄悄长出面对世界的底气。就像今天在广场上,那些怯生生的开口,那些笨拙的讨价还价,那些笑着说再见的瞬间,都是成长最生动的模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