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长三角迈入“极高人类发展水平”,教育竟成短板
2021-12-06 10:11:00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教育水平成为长三角地区人类发展的突出短板。

  2021年10月31日,清华大学区域发展研究院、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联合发布《长三角人类发展进程报告(2010-2020)》。

  课题组基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工具,针对中国实际以及统计基础,研究提出了中国地市级HDI指数编制方法,并测算了2010-2020年间全国地市级HDI指数。

  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正式推出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以下简称HDI),主要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人类发展的三个方面的成就:健康长寿的生活,用出生时预期寿命衡量;知识的获取,用平均受教育年限和预期受教育年限衡量;体面的生活水平,用人均国民总收入(GNI)衡量。

  (在测算时,首先计算预期寿命指数、教育指数、GNI指数三个分项指数,然后采用几何平均计算出HDI指数。各个国家和地区可以按照HDI值的大小划分为不同的发展水平。HDI值介于0.8-1之间,为极高人类发展水平;介于0.7-0.8之间,为高人类发展水平;介于0.55-0.7之间,为中等人类发展水平;小于0.55,为低人类发展水平。)

  全球HDI指数最高的5个国家和地区为挪威(0.957)、爱尔兰(0.955)、瑞士(0.955)、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0.949)和冰岛(0.949)。

  HDI从传统经济统计转向人的发展,更强调人和人的能力,而不是经济增长,应成为评价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在理念上更加契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总体目标。

图源:《报告》

  该报告综合利用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初步数据和其他数据来源,测算了2010-2020年间长三角地区各市的HDI指数,从健康、教育和收入等三个方面,评估了十年间长三角地区人类发展成就。

  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的HDI指数已从2010年的0.743上升至2020年的0.814,整体进入极高人类发展水平,迈上了人类发展的新台阶。

  在省级层面,江苏和浙江从高人类发展水平迈入极高人类发展水平,安徽从中等人类发展水平迈入高人类发展水平。

  在市级层面,处于极高人类发展水平的城市数量和覆盖人口大幅提升,从2010年的上海、苏州、无锡等3市扩展到上海、南京、无锡、苏州、杭州、常州、宁波、南通、绍兴、扬州、镇江、舟山、泰州、嘉兴、合肥、湖州、芜湖等17市,覆盖人口从4000万上升到1.29亿,占区域总人口比例从19%上升到55%。

  十年间,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在了全国城市群的前列。

  同时,长三角地区人类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长三角地区在极高人类发展水平组中(HDI介于0.8-1)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部分地市人类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落后于区域整体人类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差距仍是区域内人类发展差距的主要肇因;教育水平成为长三角地区人类发展的主要短板

图源:《报告》

  在教育方面,报告建议:

  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和覆盖水平,建立全生命周期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教育体系“向前延伸”到学前教育,“向后延伸”到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提升居民受教育程度;

  推动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促进区域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向较低人类发展水平地区的辐射和延伸,使区域内人民更好享有发展成果。

  长三角高等教育规模和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数量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从2019年和2013-2019年的平均值来看,长三角地区人口数量在全国占比分别是16.22%和16.10%,GDP在全国占比分别是24%和23.51%。全国1/6左右的人口规模贡献了全国近1/4的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实力雄厚。

  高等教育发展和区域经济具有很强正相关性。从高等教育领域来看,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川渝陕四大高校教育集群中,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体量最大,优质资源也较为集中。

  2019年长三角地区拥有全国17.08%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院校221所,占全国的17.47%。

  在优质高校方面,长三角地区拥有35所“双一流”建设大学和41所“双高计划”学校,分别占全国的25.55%和20.81%。

图源:《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发展态势》

  2021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显示,长三角地区共有6所高校进入世界前五百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占全国高校进入世界前五百排名的35.29%。

  从高校人才培养层次、师资队伍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来看,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资源集聚优势明显。

  2019年长三角地区高校在校生数量占全国的16.11%,研究生在校生数量占全国的22%,博士生在校生数量占全国的22.88%,从2013-2019年平均数值来看也基本持平。

  高学历、高级职称高校师资队伍占比较高。2019年长三角地区高校专任教师数量占全国的16.95%,副高以上专任教师占比46.33%,正高专任教师比重14.39%,硕士及以上学位专任教师比重70.76%,博士学位专任教师比重36.07%,2013-2019年间平均值也与此基本持平,且均高于全国整体水平。

  博士学位专任教师比重指标方面,在2019年和2013-2019年间分别超过全国整体水平9个百分点和7.75个百分点。

图源:《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发展态势》

  近些年,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资源整体增速放缓,虽然多项指标依然保持持续增长,但是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科研创新相对优势有所下降。

  从2013 - 2018/2019 年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各项指标变动情况来看( 见表3 ) , 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保持了持续的增长,但与全国整体水平相比,普通高等学校数量、专任教师数量、硕士及以上学位专任教师数量、图书数量、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价值、R&;D 经费内部支出数量、发表科技论文数量、出版科技专著数量、专利申请数量等指标的年均增长率均低于全国,尤其是出版科技著作数量和专利申请数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低于全国2.21和5.48个百分点。

  这一方面是由于长三角地区基础优良,各项指标基数大,导致增长率不高,如出版科技著作数量和专利申请数量在全国本身就有较大占比,2013 -2018 年长三角地区占全国比重的平均值分别是20.35 %和33.11 % 。

  另一方面, 由于我国近年来出台了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多项政策措施,各地加强了对高等学校服务区域发展的支持力度,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科技创新优势的相对减弱。

图源:《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发展态势》

  安徽在长三角三省一市中处于相对劣势,区域内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

  高等教育资源省际差异从2013 -2018/2019 年长三角地区省际高等教育各项指标均值与全国的比值来看,各有优势。

图源:《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发展态势》

  从数量性指标来看,江苏省显示出体量优势,在人口、GDP、 图书数量、 教学与科研仪器设备资产价值、 教 室 数 量、 教 育 经 费 支 出、 R&;D 人 员 数 量、R&;D 经费内部支出数量、发表科技论文数量、出版科技著作数量、专利申请数量等11 个数量指标方面都高于其他省市。 其中, 发表科技论文数量占全国的比重比位列第二的上海市高出2. 93 个百分点,专利申请数量占全国的比重比位列第二的浙江省高出7. 96 个百分点。

  从比值性指标来看, 上海市占据明显的区位优势,在除了生师比之外的8个指标方面上海市都位居第一,在校博士生、 博士学位专任教师比重比位居第二的江苏省高出2.62、0.83 。

  浙江省人口占全国的4.07% ,在三省一市中排名第三位,但 GDP、本科学校比重、研发人员数量、专利申请数量、正高级专任教师比重、硕士及以上学位专任教师比重等指标方面,在三省一市中排名第二位。无论是数量性还是比值性指标来看,除了人口、 教室数量、 图书数量3个指标之外, 安徽省其余指标在三省一市中都处于相对劣势。

图源:《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发展态势》

  从2013 -2019 年长三角各地高等教育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比较来看, 安徽省在除了高校图书和教室数量方面的指标之外, 其他指标与其他省市相比都处劣势, 多项比值性指标低于全国整体水平。

  从高校数量来看,安徽省本科高校比重是37.66%,而上海、 江苏、 浙江三省市本科高校比重分别是安徽省的1.53、1.24、1.46 倍,全国本科高校占比也是安徽省的1.25倍;

  从人才培养结构来看,安徽省博士在校生占比是0.59%,而上海市高校博士在校生占比是安徽省的7.8 倍,全国整体水平是安徽省的2.02 倍,

  从教师队伍来看,安徽省高校正高级职称和博士学位专任教师比重分别是8.69%和15.89%,同样低于全国整体水平。

  因此, 安徽省是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最为薄弱的省份,区域高质量发展有待于加强对安徽省高等学校的支持力度。

  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长三角教育一体化也随之发展。

  2003年,沪、苏、浙三省人事厅发表了《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共同宣言》,举办三方教育合作签字仪式并发表合作意见。与此同时三方签署了《长三角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合作组织合作协议书》,其内容包括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平台,扩大就业市场开放等。这一系列举措拉开了长三角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序幕。

  此后,2004年沪、苏、浙三地签订《长三角教育科学研究合作协议》。

  2006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签署了《长三角地区六高校交换生计划备忘录》,内容包括选拔本科生跨校学习及学分互认。

  2009年,沪、苏、浙三地签署《关于建立长三角教育协作发展会商机制协议书》。

  2012年,安徽加盟长三角教育协作体,两年后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正式成立,合肥学院任联盟主席单位。

  2018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共同签署《长三角地区教育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协作框架协议》和《长三角地区教育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构建长三角教育协作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加大区域内教育资源相互开放的力度。同年,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组建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和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一市三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签署《长三角学生资助一体化发展联盟框架协议》。

  2020年,第十二届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会议在苏州吴江召开。沪苏浙皖四省市共同制定、签署《新一轮长三角地区教育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将在提升高等教育协同创新服务发展能力、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发展、加快职业教育协同平台建设、推进各类教育人才交流合作、加快长三角教育现代化建设、健全长三角教育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等方面加强项目推进,为一体化发展加速奔跑注入“教育动能”。

  在长三角教育发展中,区域内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是制约一体化进程的首要因素。相比之下,珠三角同属广东省,区域协调较易,长三角城市群分属不同省级行政区,协调难度大大增加。

  省级高校资源应重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上海市应彰显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势, 发挥在高等教育区域协同与治理中的引领作用;

  江苏省应进一步加大对高等学校的财政支出力度, 充分利用高等教育规模与师资队伍、 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资源优势, 发挥在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集群高质量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浙江省应借助于较强的经济基础, 进一步挖掘高等教育发展潜力,提高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 发挥在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中的驱动作用;

  安徽省应保持部分高等教育资源指标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 同时重视补齐投入短板, 发挥在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集群发展中的后发优势。

  长三角各城市的科技创新与高等教育融合度极化现象明显,大部分城市尚处于低融合度阶段,整个长三角地区城市科教融合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尚未达到良性互动。

  除了南京、上海、杭州等高校密集的城市以外,长三角大部分城市的高等教育水平并不能与其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要求相匹配,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从长三角一市三省高等教育发展看,长三角高等教育经历了2005年左右之前的规模扩张;2010年左右以来的内涵发展;到2017年左右以来的服务创新三个阶段。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背景下,推动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布局优化,分类分层发展,建立一体化、多样化、错位化、特色化发展的区域高等教育体系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服务支撑引领长三角区域创新和科技创新,是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

  参考资料

  中共中央、国务院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教育部 《长三角地区加强教育联动发展机制建设》;

  清华大学区域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 《长三角地区人类发展进程报告(2010-2020年)》;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王新凤、罗启轩、钟秉林 《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发展态势》 1003-8418(2021)09-0001-10;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闵韡《以省域促区域: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的目标与路径》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20.12.09;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李宜江《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目标与行动路径》;

  新华日报 《沪苏浙皖四省市制定三年行动计划 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教育动能”》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2-04-18 12:59:00
贵州教育发布 2022-04-01 1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