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数学课程改革,探索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有效路径,2025年10月16日,射洪四小共同体,射洪市高红霞名师工作室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以“玩转模型·点亮思维”为主题的专题研究活动。旨在引导孩子们从“解题”走向“解决问题”,在构建、应用与玩转数学模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点亮逻辑与创新的智慧之光。
三年级--李会《分数的初步认识》
李老师的课程理念贴合新课标,摒弃多媒体,以“饼”为核心教具,以“它是怎么得到的?”贯穿始终,从分饼情境引发认知冲突。通过“实物操作描述—符号转化—类推迁移”,让学生动手感知“平均分”,追问“分母越大分数越小”,打破整数思维。全程依托教具,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落实几何直观、推理意识等素养,构建分数模型,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模型思想培养。
二年级--王静《除法的初步认识》
王老师这堂课的核心理念是将生活经验数学化。通过创设“平均分竹笋”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圈一圈、分一分,再列算式的活动中,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重在建立除法与“平均分”的直观联系,并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最后通过分蛋糕的过程,对比发现相同和不同之处,让学生了解平均分的不同分法培养学生的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
五年级--胥伟《植树问题》
胥老师的课程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立足生活实际,通过生活场景导入激发兴趣。注重渗透 “化繁为简”“数形结合”“一一对应” 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经历从具体问题抽象数学模型的过程,不重公式记忆而重规律探究,同时关联生活应用与环保意识,实现知识、能力与情感的协同培养。
名师工作室成员———王翠《聚焦核心素养,“细”话模型意识》
王老师的讲座核心在于以素养为导向培养小学模型意识。遵循“小学感悟、初中理解、高中应用”的进阶规律。依托“情境识别—表征内化—抽象模型—概括应用”路径。借真实情境、多元表征与知识迁移,让学生在实践中悟模型、用模型,感知模型的普适性,实现从知识掌握到素养形成的跨越。
活动总结名师工作室成员———瞿靖峰
“玩转模型·点亮思维”不仅仅是一次活动,更是我们对未来数学教育样态的一次积极探索。我们坚信,当模型的思想在孩子们心中扎根,数学将不再是书本上冰冷的符号,而将成为他们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创造世界的强大工具。让我们共同期待,在这次专题研究的引领下,我校的数学课堂能焕发新的活力,孩子们的思维之花能绚烂绽放!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