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数学课堂新样态,推动“模型思维”从教育理念走向教学实践,10月30日,射洪四小及射洪市高红霞数学名师工作室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以“玩转数学模型 深植思维根基”为主题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该活动为孩子们搭建思维桥梁,让他们从具体走向抽象,感受数学模型的力量与美感。

课例1 魏舒婷 《曹冲称象的秘密》
魏老师的课堂借助西瓜、菠萝、桃子等实物,让学生在“称一称、讲故事、概括规律”的活动中感悟、发现,表达等量的等量相等这一基本事实。利用等量的等量相等解释曹冲称象的道理,并借助称石头的重量总结总量等于分量之和这一基本事实。学生在活动中提升问题意识、推理意识和应用意识。

课例2 何美美 《数字编码》
何老师的课堂以“数字编码”为核心,通过创设探案情境,引导学生在解析身份证号、邮政编码等实例中自主探究编码的简洁性、唯一性等特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观察、推理与合作能力,提升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

课例3 韩露 《角的度量》
韩老师的课程以“具象到抽象”为核心,依托可视化工具动态圆演示,通过“感知1°本质—实操测量—分类验证”递进环节,兼顾知识(角的定义)、技能(量角操作)、思维(量化推理)三维目标,即时反馈和分层互动,让学生懂原理、会操作、能应用。

课例4 李佳 《字母表示数》
李老师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生活情境(年龄、位置等)为载体,遵循“具体→抽象”逻辑,帮助学生理解字母表未知数及取值范围、字母式双重意义,突破认知难点,培养抽象概括与推理能力,感受数学简洁美,实现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过渡,为方程学习奠基。

课例5 王欣《数与形》
王老师这堂课从初步感知数形联系导入,引导学生从问题探究中出发,经历“化繁为简—数形结合—建立模型”的过程,渗透数学模型思想,其核心是将抽象数学语言与直观图形结合,去体会数与形的联系,实现见数思形,见形想数的双向转化。

课例6 文华容 《百分数的认识》
文老师的课堂以生活情境为载体,立足学生认知规律,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百分数的实用性。注重引导观察、对比、归纳,理解百分数本质。渗透“数感培养”与“应用意识”,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百分数的价值,实现知识建构与数学素养提升的统一。
模型思维数学赛课活动虽已落幕,但它所点燃的教学改革之火正呈燎原之势。它向我们昭示:当数学课堂真正拥抱模型思维,学生收获的将不仅是应对考试的分数,更是应对未来复杂世界的关键能力——批判性思考、创造性解决与终身学习。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