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玉溪师范学院承办2025年硕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授予点建设会议 助力区域高层次人才培养
2025-08-03 20:25:00
玉溪师范学院
作者:
  7月31日至8月2日,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主办、玉溪师范学院承办、江苏金智教育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2025年硕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授予点建设会议在云南昆明顺利举行。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林文勋、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春城、玉溪师范学院校长段红云等领导、专家学者出席8月1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开幕式由玉溪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杨光主持。
  来自全国340余家研究生培养单位近1000名专家学者、研究生教育管理者及行业代表齐聚一堂,聚焦学位授予单位及授予点建设核心环节、前沿领域,共同探讨学位授予单位及其授予点高质量发展有效路径,破解共性难题,回应个性需求,切实将国家战略的“共性要求”与区域发展、学校特色的“个性需求”有机结合,推动精准施策、特色发展。
  开幕式上,林文勋致辞指出,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和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使命;学位授予单位及其授予点建设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的根基所在。他希望大家,坚持铸魂育人,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固本强基,强化内涵建设与质量保障;坚持拥抱变革,深化数智赋能与管理创新;坚持分享交流,促进互学互鉴共同成长。
  杨春城向远道而来的领导、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对支持云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兄弟省份同仁表示感谢。杨春城指出,此次会议以硕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授予点建设为核心主题,聚焦学位授权动态调整、学科交叉融合、培养质量保障、导师队伍建设等深入探讨,是对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是破解新时代高层次人才培养难题的务实举措,对推动高校优化学科布局、创新培养模式、提升育人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专家们不吝赐教,多为云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提宝贵意见,云南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先进经验,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升学位点建设水平。
  段红云代表承办单位指出,近年来,玉溪师范学院大力实施特色荣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术兴校、依法治校、文化润校、开放办校等战略,重点打好教师教育、红色文化、高原特色农业和文体旅融合发展“四张牌”,着力构建滇中师范教育高地、聂耳和国歌研传基地、农业产业振兴人才培养示范高校和体育美育产教融合创新中心等“四大高地”,逐渐形成了以师范教育为底色、基础学科为骨干、应用学科为重点,特色鲜明、结构优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体系,打造了以聂耳和国歌等红色文化为特色的思政育人品牌和美术、体育等专业品牌。
  段红云表示,作为新增学位授予单位承办此次会议,充分体现了各领导单位、兄弟院校、专家学者对玉溪师范学院的信任、关心和支持,也为玉溪师范学院提供了绝佳的学习机会。他希望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和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学科专业建设、导师队伍建设、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多予以指导,助力玉溪师范学院拓展办学视野、搭建学科平台、汇聚办学资源、提升办学水平。
  会议主论坛上,来自全国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就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进行了深入分享。
  8月2日上午,会议设置四个平行论坛,专家学者们围绕“研究生学位点与学科建设”“研究生招生培养与学位授予”“数智赋能与管理范式转型”“明晰定位与特色发展:新增学位授权建设”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8月2日下午,与会人员赴玉溪师范学院以及学校民族民间工艺艺术科技小院(华宁县冲麦村映月居)、铜艺智造艺术科技小院(云南春喜铜业有限公司)参观考察。
  专家学者们高度评价玉溪师范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充分肯定了学校艺术科技小院在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本次会议为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享和实地参访,进一步凝聚了学科优化、制度建设、质量提升、特色发展的共识。作为承办单位,玉溪师范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优化学科布局,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并继续加强与全国高校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区域高等教育振兴与滇中经济社会发展书写新的时代华章。
来源:玉溪师范学院

编辑:高丹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