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理论与政策国际研讨会在浙江农林大学举行
2022-06-21 15:23: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陈胜伟 钱志权)近日,由环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PACE)与浙江农林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理论与政策国际研讨会”在浙江农林大学举行。会议分主旨报告以及青年学者、专题论坛、研究生论坛等三个平行论坛。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潘家华研究员、同济大学诸大建教授、浙江农林大学沈满洪教授、康奈尔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赵金华教授、华盛顿大学倪金兰教授、谢尔布鲁克大学何洁教授、俄亥俄州立大学蔡拥阳教授、格罗宁根大学Henk教授、日本九州大学Managi教授、台湾中研院萧代基教授、台北大学黄宗煌教授、乌普沙拉大学李传忠教授等生态文明领域全球知名专家应邀作主旨报告。

  潘家华指出,因循生态逻辑的经济理性,催生创新放大机遇,使生态逻辑得以落地践行。一方面,生态逻辑所指向的目标明确了较长时间尺度的市场预期,从而刺激和引导创新激活市场理性;另一方面,生态逻辑所蕴含的,也是经济理性的动因。生态逻辑的全面落地,催生经济理性的生态重构,引发发展范式的根本转型。

  诸大建指出,从倒U型变革看中国低碳发展,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脱钩发展,应当将双碳看作一种发展机遇,实现经济竞争力到低碳竞争力的转变。研究模式也应当从外推式到回溯式转变。中国双碳创新应该摆脱路径依赖的技术创新或者技术改进的优化传统模式,构建颠覆性技术为主导的非线性社会创新模式。

  沈满洪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着浅绿色发展与深绿色发展并存、生态安全需要与生态审美需要并存、陆地环境问题与海洋环境问题并存、点源排放与面源污染并存、减污目标与降碳目标并存的显著特征,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多重任务叠加的状态,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不仅没有减轻,反而还在加重。未来,我国应当实施生态文化普及化、生态产业主导化、生态消费时尚化、生态资源经济化、生态环境景观化、生态城乡特色化、生态科技创新自主化、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化等发展方略。

  赵金华回顾和比较了中国强度减排、碳达峰政策、碳交易、碳税和可再生能源政策等中国气候变化政策对中国双碳目标实现的影响和政策选择问题。蔡拥阳教授比较了合作与不合作下的区域气候政策研究气候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何洁教授运用陈述性偏好方法比较了魁北克省、法国的案例碳减排的支付意愿及该方法在中国的应用。倪金兰教授研究表明河长制与水质改善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河长制可以显著提高公众参与度,从而提高社会公众的监督和支付意愿,公众倾向于采取实际行动。

  胡涛、张中祥、黄宗煌、魏楚、魏涛远、L?schel、沈诗然、Henk、Krishnamurthy、马奈木俊介、李传忠等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分别就自己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交流。来自中国、美国等相关领域12位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以及24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就绿色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前沿问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此次国际研讨会得到了学术界广泛关注, 共计3000余人次通过线上线下参加了此次会议。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