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像备考一样认真对待” 在杭高校一名大学生考研上岸后捐献造血干细胞 为他人延续生命
2025-04-27 17:22: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通讯员 楼威 刘璐 叶景栋)“我们的学生,刚刚考研上岸,又马不停蹄去捐献造血干细胞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对他佩服不已。”杭电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彭萌萌自豪地告诉记者。

  4月25日清晨8点,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的采集室里,22岁的陈奕扬安静地躺在病床上,血液从右臂流出,经过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后,又从左臂缓缓输回体内。这是他入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4年间第20次献血——这一次,他捐献的是造血干细胞。由于此次需求量较大,采集分两天进行,共采集了371ml。

  陈奕扬成为杭州市第374例、浙江省第119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造血干细胞是“生命的种子”,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为各类血细胞的能力,可用于治疗白血病等血液疾病。捐献过程类似于“外周血采集”(非骨髓抽取),通过血液循环分离机提取,安全性高。捐献者需先加入中华骨髓库登记,若与患者配型成功,则通过简单医疗程序完成捐献。这一行为直接为患者提供“生命延续的机会”。

  今年3月,陈奕扬接到了红十字会的通知,他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患者成功匹配。对他来说,“喜”上加“喜”的是,当时他刚刚收到考研“上岸”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和英语六级通过的好消息。

  “接到电话时,我正沉浸在考研成功的喜悦中,没想到紧接着又迎来这样一个特殊的‘喜讯’。这就意味着,得到我捐献的干细胞的患者,能转危为安,背后的那个家庭能从绝望中获得希望。”陈奕扬说。

  在高中时期,陈奕扬就痴迷临床医学,在宿舍的书架上,《病理学》等专业书籍与通信工程教材并肩而立。就连假期去医院做义工,陈奕扬也会把医学书当课外书看。正是这份对医学的热爱和执着,让他了解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意义。2023年5月,他在献血时留了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

  得知儿子要捐献,叶妈妈起初充满顾虑,担心影响健康,陈奕扬也并未草率坚持,而是邀请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一同给妈妈做科普。最终,科学战胜了担忧,叶妈妈不仅全力支持,还鼓励儿子:“如果你真的决定了,就不能再撤退,万一匹配上了,人家是拿你做救命稻草的,你这个时候退出,对人家来说是致命一击。”

  为确保捐献质量,陈奕扬每晚提前上床休息,每周坚持游泳锻炼。“就像备考一样认真对待。”陈奕扬说,“因为这次‘考试’关乎别人的生命。”

  更巧的是,陪护陈奕扬去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是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学长、浙江省第10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靳毅。靳毅目前担任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队长,拥有211次献血次数,献血总量81100ml。

  捐献当天,另一位杭电学长、中华骨髓库第1748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肖扬腾也前来探望,更以亲身经历为陈奕扬疏导压力。

  “捐献造血干细胞,对我们个人来说,其实是很平常的事,但对患者而言,却意味着生命的延续,想到这里,就觉得一定要去做。”陈奕扬说。

(责任编辑 余新花 陈显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